改革的使命:斯腾伯格智力理论的教育应用
本文选题:斯腾伯格 + 为成功智力而教 ; 参考:《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摘要】:力图恢复杰弗逊传统在教育中的积极影响,给更多的学生以教育平等,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和智慧,是斯腾伯格改革美国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动因。以成功智力理论为基石,斯腾伯格开发了为成功智力而教的"三元教学与评估"(TIA)方案,旨在使教学方式与学生的能力模式相匹配,评价体系与教学活动相匹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优势,弥补其缺陷,实现成功智力的协调、均衡发展。以智慧平衡理论为基石,斯腾伯格提出智慧教育是美国教育的未来选择。与传统课程相比,智慧课程倡导多元视角的方法,强调对话思维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之间取得平衡,辩证、发展地看待问题;它暗含着学科之间以及学科内部进行课程整合的要求。斯腾伯格以其智力理论为构念的教育改革,超越了传统的能力观、教育观和课程观,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确立"在卓越中平等"的教育目标,建构更宽泛的能力观,拓展更高层次的教育观,设计渗透性、主题性的课程。
[Abstract]:Trying to restore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Jefferson tradition in education, to give more students equal education, and to make more students obtain success and wisdom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nd motivation for Steinberg to reform American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Steinberg developed the "Three-way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program for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which aims to match the teaching method with the students' ability model,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with the teaching activity. To maximize the advantages of students, to make up for their shortcomings, to achieve the coordination of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balance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wisdom balance, Steinberg proposed that wisdom education is the future choice of American edu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urriculum, the wisdom curriculum advocates a multi-perspective approach,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dialogue thinking, requires students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absolutism and relativism, dialectically and developmentally. It implies the requirement of curriculum integration between and within disciplines. Steinberg's educational reform based on his theory of intelligence transcends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ability,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and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o establish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equality in excellence". Construct a broader view of competence, expand a higher level of education, and design permeable, thematic course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
【分类号】:G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伟;花日茂;丁春;;PBL教学法在环境专业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王润良,郑晓齐;实践智力与工程师创新能力开发[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林崇德;智力结构与多元智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张爱闻;缄默知识:教师知识权威的基础[J];班主任;2005年03期
5 肖映雪;成功智力理论与创造力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金野;宋永宁;;多元智力理论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章萱;;从成功智力理论谈中职学生成功智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08年01期
8 陈国荣;杨曙光;;论成功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模式[J];成功(教育);2008年10期
9 杨兢,王飞飞;思维三元论的教学新视角[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王剑峰;;创造力与智力之后天可塑性比较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林忠;鞠蕾;;组织隐性知识积累路径研究:基于演化的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谢晴宇;王乐;孟庆刚;;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知识传承的初步探析[A];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全国中医内科临床科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赵志英;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明芮;个体层面的隐性知识认知及显性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白逸仙;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周志强;基于自我教育的本科生学业生涯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9 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丽娟;高职学院教师实践能力及其提升的校企合作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路晨菲;当代中国高校爱情教育内容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3 郭文婷;个人外载隐性知识转化与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琼;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月明;后现代视角下组织隐性知识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孙灵希;后现代视角下组织隐性知识创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滕飞;后现代视角下组织隐性知识积累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进伟;网络能力对新创业隐性知识获取、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薛文翠;财经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10 伏俊成;重庆市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业富;当今西方智慧理论四大流派的划分[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1期
2 吴国宏,李其维;再次超越IQ──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2期
3 张翔;;斯腾伯格教学思维风格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4 李孝忠;穆道欣;;对智力的认知探讨[J];外国教育研究;1991年02期
5 郝宁;从成功智力角度看培养“专家型学生”——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9期
6 杜娟;;权衡利弊关系 赢得共同利益——斯腾伯格智慧平衡理论评介[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李湘祁;黄建伟;;试析比较视野中斯腾伯格的英才教育观[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胡继渊 ,沈正元 ,张建华;浅谈成功智力理论及其借鉴[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4期
9 崔学荣;;斯滕伯格智力理论及对音乐教学论研究生培养的启示[J];中国青年科技;2008年10期
10 许渊;斯腾伯格的思维教学策略理论及其对中学教学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翠莲;;从三元智力到成功智力——简论斯腾伯格对传统智力的两次超越[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林丰勋;;中学生的思维风格结构初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曾其毅;;如何建立儿童成功智力和心理健康与家庭关系初探[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4 武欣;张厚粲;;思维风格测验在大学生中的初步应用[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陈栩;;创造力投资理论及其对心理学教学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孙玉民;林峰;;学生管理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王永丽;俞国良;;专家—新手型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行为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何安明;惠秋平;;智力理论发展述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天津复兴中学 吴奇;培养聪明的学习者[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博士 王俊秀;激情+亲密+承诺 爱情有三种心理成分[N];北京科技报;2005年
3 张兆林;致力于开发人的潜能[N];文汇报;2000年
4 周晨,,谢扬林;爱情营销七巧对[N];中国经营报;2006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李硕;中国在IMF话语权获提升[N];证券时报;2006年
6 铁岭县第二高中 孙智勇;提升 感动 改善[N];铁岭日报;2007年
7 彤晖 编译;CFDA光环下的男装设计师[N];中国服饰报;2009年
8 钟年 武汉大学心理学系;忧思与超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梁彦清 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功智力理论对大学生成长的指导意义[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蒋京川;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涛;婚姻承诺的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建伟;试析斯腾伯格的英才教育观[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殷仁勇;斯腾伯格智力观指导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玲;现代智力理论视野下的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高燕;大学生爱情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河;初中英语“问题诊断课”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文娟;斯滕伯格三元教育观应用于理科教学之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翠莲;缄默知识、传统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济南大学;2008年
8 刘百里;中小学教师内隐智力的研究[D];广州大学;2008年
9 李蓓蓓;《旧约》历史书的叙述策略与性别政治[D];河南大学;2006年
10 汪莹;课题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52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5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