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道德人格的结构及其建构
本文选题:教师道德人格 + 教师个人 ; 参考:《教学与管理》2008年09期
【摘要】:正人是社会的人,人格是个体的社会性的集中表现,它带有职业性烙印,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生产的"产品"具有思想性、个性化,因此,笔者认为教师道德人格是教师人格系统
[Abstract]:The positive person is the social person, the personality is the individual social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it has the occupation brand mark, the teacher as a kind of special occupation, the production "product" has the thought, the individuality, therefor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teacher's moral personality is the teacher's personality system.
【作者单位】: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川教[2005]253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干预策略”研究课题科研成果
【分类号】:G45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澄清;谈谈教研组工作[J];安徽教育;1980年05期
2 B·A·苏霍姆林斯基 ,董友 ,刘启娴;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3 傅梦祥;;湘潭县订阅《湖南教育》两千余份[J];湖南教育;1981年10期
4 徐敬礼;宿县曹村区教育组充分利用《安徽教育》等刊物指导工作[J];安徽教育;1982年11期
5 ;有六种教育力量同时对学生施加影响[J];天津教育;1982年12期
6 ;我们是怎样进行集体备课的[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3年04期
7 贺星庚;;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J];湖南教育;1983年05期
8 李旷;潘源琛;;简论教师的心理挫折及其管理学意义[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9 ;对打破“大锅饭”的几点认识[J];人民教育;1984年11期
10 于昭和;;校长怎样抓好期末阶段的工作[J];天津教育;198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爱敏;曲越香;王丽凤;;教师进修院校办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2 王树青;;教师角色与角色冲突及其解决[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3 张恒忠;;教师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化[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张汤杰;陈国宏;刘红斌;;动物生理学网络课件的开发和运行环境[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蔡国雄;;以教师为本 抓好教师发展是学校管理者的工作要务[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阴广卫;;计算机课件“DIY”[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孙建业;;“以常态课例为载体”开展校本研修,促进一般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一种基于校本的研修制度的实验介绍[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崔文顿;于东红;;教育叙事研究综述[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蔡丽煌;;民办高校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探讨[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安雪慧;;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与教学工作激励[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钟伟;北师大科研津贴优劳优酬[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江苏省兴化市下圩乡教管办 成锋;信息技术“四落实”[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柳民举;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拖欠现象透视[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4 ;中国银行与北京大学开展全面合作[N];科学时报;2000年
5 记者 田丽;银行纷纷“下注”高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记者 俞路石;安徽中职教育改革瞄准农村[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记者 李让恒;郴州财政“天平”向教育倾斜[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记者 金志明 李伦娥 谭南周 柯昌万;中小学教师爱读书在读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记者 张真弼;湖北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开创继续教育工作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振华;论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建构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勇明;中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海芹;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徐冰鸥;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实践知识的叙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冬蜜;英语课堂的口语错误处理[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费建华;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5 许延礼;高中教师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束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姚继军;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激励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巧云;澳门私立中学教师延续培训的问题与改革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晓燕;教师教学哲学的叙述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10 徐冰鸥;实践知识的叙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999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99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