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北京政府时期学位制度的本土化

发布时间:2018-06-12 21:28

  本文选题:北京政府 + 高等教育体制 ; 参考:《教育评论》2008年02期


【摘要】:本文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视角,来研究北京政府时期高等教育体制近代化转型,以及逐渐发展中的高等教育对学位制度的需求而引发的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从而对学位制度在高等教育体制近代化转型下的逐步本土化、"中国化",进行理论分析和思考。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period of Beijing government, and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from the west caused by the demand for degree system in the developing higher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degree system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gradual localization, "Chines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inking.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G5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谷平,应方淦;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学位制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志田;古今与中外的时空互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整理国故的思想论争[J];近代史研究;2000年06期

2 任放;近百年张之洞研究述评[J];近代史研究;2003年02期

3 吴昭谦;清朝末年吴汝纶对传播西方地学之贡献[J];安徽地质;1998年02期

4 张希林,张希政;恢复重建京师大学堂的张百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5 严雄飞,朱良才;清代民间教育的近代化及意义[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罗永萱;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大学教育政策述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周川;中国近代大学建制发展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8 郑师渠;论京师大学堂师范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张翠萍;韩乐;;浅析历史上美国的二次退款兴学[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熊宁;本世纪前半叶我国近代地理教育初探[J];地理研究;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任以都;;辛亥革命时代国内教育界的动态[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何宗旺;蒋维乔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D];厦门大学;2004年

6 聂蒲生;抗战时期在昆明专家对云南和大凉山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樊宝敏;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8 陈红旗;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D];吉林大学;2005年

9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10 赵万峰;二十世纪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素青;美国传教士与中国女子教育[D];暨南大学;2000年

2 张国艳;中国近代女学发展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熊仕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挺;抗战时期中国高等院校内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5 吴芬;中国早期研究生教育研究(1902—1949)[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7 陈妙玲;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近代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傅琼;论美国介入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历程及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红;清末师范教育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唐平;中国留学工作管理研究及其信息系统开发[D];重庆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婷;;从教育政策演进分析实现教育公平的机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王孙禺,蓝劲松,江丕权;祖国大陆与台湾高等教育体制的宏观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王英杰;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机制——市场竞争与国家干预[J];教师教育研究;1989年01期

4 德里克·博克;王斌华;;美国高等教育体制[J];全球教育展望;1990年05期

5 张鸣;;废科举百年:踌躇前行[J];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46期

6 宋蔚;;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J];管理观察;2008年23期

7 许庆豫;;开放——高等院校应答环境的机制[J];教师教育研究;1993年04期

8 宋绍英;梁忠义;;日本教育体制中的“高专”——访日本国立津山工业高等专门学校[J];日本学论坛;1983年02期

9 江铭,文新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里程碑——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体会[J];教师教育研究;1993年02期

10 ;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在京召开[J];教育与职业;2008年3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总理焦虑表明教育体制已临改革关口[N];南方日报;2006年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 丁宁宁;中国教育如何上台阶?[N];社会科学报;2005年

3 记者 沈路涛;温家宝会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和北京市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主讲教师[N];人民日报;2005年

4 ;实行教育强市战略 发展深圳教育事业[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刘海明;不宜“举债求学”的另一种解读[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教育支出增长快[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记者任丽梅;我国鼓励各地开展教育改革试点[N];中国改革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苗家生;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人才[N];光明日报;2003年

9 张晓红;加大教育投入 增强教育实力[N];甘肃日报;2000年

10 宗金;格林斯潘给美国教育体制“提个醒”[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巨光;民国教育社团与民主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陈上仁;中国高等院校成本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3 易琴;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究: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相燕;民国时期山东教育经费研究(1912-1937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11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011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f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