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价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建构
[Abstract]:"teacher evaluation" and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are two concepts that have been confused for a long tim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fine and distinguish the concepts of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and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Hope that people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成武;我国新时期教师评价的制度化历程、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韦微;关于我国大学教师评价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许秀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曹文利;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4 叶东;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档案袋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夏小红;优化学生评教操作过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宋小萃;丹东市小学教师评价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8 罗环;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飞;英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新进展——兼PRP体系计划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2 赵希斌;国外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 蔡永红,黄天元;教师评价研究的缘起、问题及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英配昌,范国睿;关于教师评价模式的个案研究——兼论传统教师评价模式的弊端及新模式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1年07期
5 吴思孝;隐性评价——教师评价的另一视角[J];教学与管理;2003年08期
6 李吉会;关于素质教育评价的若干问题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1999年02期
7 韩敬愈;教师评价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02期
8 胡福贞;失语与喧哗——教师评价实践中的话语现象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12期
9 刘尧;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J];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10 吴振利;中小学教师评价权的个案调查与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葆真;“共产党人与舆论问题”圆桌会议[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1期
2 T.L.罗宾逊,葆真;关于“科学与人”的论争——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一次讨论会[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6期
3 杜汝楫;;马克思主义论事实的认识和价值的认识及其联系[J];学术月刊;1980年10期
4 刘振瀛;日本近代文学中的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6期
5 谢明德;;浅谈文艺批评的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04期
6 庞巴;姜文彬;;评德雷著的《历史学的展望》[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1年12期
7 杨祯钦;名词解释[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3期
8 S.奥尔森 ,晓红;文学美学和文学实践[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10期
9 陆绯云;马克斯·韦伯[J];社会;1982年03期
10 罗伯特·H·梅伯瑞 ,吴季松;本期说明 高高兴兴地从事学习[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8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景春;;研究“三审制” 落实“三审制” 确保图书质量[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2 贾慧颖;;认知价值判断[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3 何苏;袁国君;;科技论文价值判断的信息量准则[A];高校编辑出版工作论集[C];1999年
4 朱易安;;李白的价值重估——兼论李白的文化意义[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5 权海帆;;论文学评论的社会人生参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张永强;陈庆华;;一种基于AHP和委托过程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罗爽;;谈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思想教育价值取向[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8 阙道隆;;谈谈编辑价值观问题[A];论责任编辑的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C];2000年
9 金承光;;论类推适用及其逻辑特征[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李波;;虚拟与现实:网络文化的社会学解构[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白宏太 青思;案头备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吴静男;决策者要有点成本意识[N];工人日报;2000年
3 毛丹武 李玲;面临新世纪——文学史眼光如何“中国化”[N];文艺报;2000年
4 曾雄军;教师总要解新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魏永征;把事实有无与意见对错区分开来[N];民主与法制;2001年
6 曲新久;国有资产刑法特别保护的价值判断[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马少华;性用品的价值判断[N];法制日报;2002年
8 田卉群;港剧好看的秘密武器[N];北京日报;2003年
9 王绪阔;向教学要质量 向管理要效益[N];中国改革报;2003年
10 杨洪芳;期盼应试教育“立即刹车”[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周乔建;中国古代文学“教化论”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叶君;农村·乡土·家园·荒野[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岳彩申;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7 王凤霞;先秦两汉诗歌的生命意识及其艺术显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黄琨;从暴动到乡村割据——中共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立起来的(1927—1929)[D];复旦大学;2004年
9 乔玉光;危机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北方草原传统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汪青松;社会主义精神富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疏恒;左右逢源与两难之间[D];安徽大学;2001年
2 朱幺武;论制度伦理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韩宇胜;论法律的不确定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王传金;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马黎萍;中国报纸娱乐新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崔军;行为价值体系与城市空间系统[D];郑州大学;2002年
7 雷玉德;法律解释的客观性辩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郑春乃;敌意公司收购中的目标公司小股东权益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尚晨光;论无权处分[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王长发;合同解除溯及力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57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257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