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教师反思的思想源头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8-10-11 07:12
【摘要】:教师反思在中外教师教育、课堂教学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是,不同学者所应用的反思概念可能不同,实践者所质疑与欢迎的教师反思也可能迥异。文章通过梳理教师反思的不同思想源头,发现这种多样性既塑造了教师反思的丰富类型,也决定了每一种教师反思都有其片面性。也就是说,每一种类型的教师反思都可能有自己的局限性,教师反思并不一定都会带来满意的结果。可以说,教师反思思想源头的多样性、类型的丰富性和存在的局限是相互关联的。这提醒我们在探讨教师反思的问题时,应带有类别意识,并更为清醒地意识到潜藏的问题。
[Abstract]:Teachers'reflection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the fields of teacher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so on. However, different scholars may use different concepts of reflection, and the teachers' reflection that practitioners question and welcome may also be different. By combing the different ideological sources of teachers' reflection,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is diversity not only shapes the rich types of teachers' reflection, but also determines that each kind of teacher's reflection has its own one-sidedness. In other words, each type of teacher reflection may have its own limitations, and teacher reflection may not always bring satisfactory results. It can be said that teachers reflect on the diversity of the source of thought, the richness of types and the limitations of existence are interrelated. This reminds us that we should be aware of the hidden problems more soberly when we probe into the problems of teachers' reflection.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颖荪;;《网页制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建构主义为指导[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赵光武;后现代哲学的反基础主义与复杂性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美辉;自我意识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发展历程[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4 马天俊;近代哲学真理论的缺陷与困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02期

5 杨福祥;论笛卡尔数学方法论及其在哲学与科学中的移植问题[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李宏伟;孙洋波;;笛卡儿的普遍怀疑论探析[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8期

7 熊素娟;;课程叙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王为理;论海德格尔对笛卡尔哲学的批判[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9 王丽春;试析教师的成长与反思[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慕君;;教学本质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余泽娜;经验、行动与效果的彰显[D];复旦大学;2005年

4 范玉吉;试论西方美学史上趣味理论的变迁[D];复旦大学;2005年

5 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桂山;技术理性的认识论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9 钟志华;理解性数学教学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韩龙淑;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英;排球二传队员的观察力及培养对策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苑国华;实践的主体性特征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D];河南大学;2004年

3 胡丽娜;时间:童话的“阿德涅彩线”——论童话的叙事结构[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良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物理教学实践上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雪冬;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统一:马克思的实践自由观[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白莲;论《存在与时间》一书中的此在与世界之关系[D];山西大学;2005年

7 张鑫莲;《白鹿原》叙事的多维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葵明;兰州市中学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徐来群;我国综合型大学教师培养的基本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朱广民;洛克实体学说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63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263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e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