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中国教育与经济增长的互补效应

发布时间:2018-11-03 08:07
【摘要】:在本文中,我们用变化产出函数来研究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作用,1990—2000年人力资本投资约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9%。此外本文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教育与经济增长是起到了互补作用而不是阈限作用,而且教育投资增加与教育技术进步的互补效应可以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variable output function to study the impact of education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the 1990s. Through the research, we find that the increase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and from 1990 to 2000,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ccounted for about 19% of GDP. In addition, through further research, this paper finds that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play a complementary role rather than a threshold. Moreover, the complementary effect between the increase of educational investment and the progres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an provide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or the impact of educ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作者单位】: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系;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分类号】:G521;F124;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М·Н·鲁特凯维奇,Ф·Р·菲列波夫;苏联高等学校在改变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二)[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2 约翰·希恩,冯若霓;教育和经济增长[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3 尤·恩·库柳特金 ,王义高;激发青工业余学习的积极性[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4 钟淦恩;通货膨胀、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读战后日本通货膨胀史有感,兼论我国的物价政策[J];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5 郑伟民;美国经济形势恶化,但尚未尖锐到爆发危机程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6 胡代光 ,李庆云;数理经济学史简介[J];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05期

7 魏章玲;《新经济形势》[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9期

8 J.泰克 ,朱晓红;人口问题的新观点[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1期

9 迈克尔·唐纳利 ,万明;评《日本的政治变动——适应后工业社会的挑战》[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10 П.阿列克谢耶夫 ,田力;列宁论改造文化和教育的途径[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润生;;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关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武义青;夏庆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临界点[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王应明;徐南荣;;C-D生产函数参数估计的一类优化算法[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勒晓阳;周婷俐;;技术进步产值优化模型分析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5 狄昂照;;科技进步算法的规范化[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谢园新;;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估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朱勇;李春林;屈驳韵;;河北省经济增长与投资、消费的关系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鲁志强;;中国钢铁工业的新世纪[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9年

9 冯尚友;梅亚东;;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变与熵值[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刘文奇;何湘藩;李林;;变权方法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文成;发展服务业是个大战略[N];安徽日报;2000年

2 王梦奎(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发展七论[N];北京日报;2000年

3 记者 王刘芳;本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N];北京日报;2000年

4 鲁沙;农一师经济增长加快[N];兵团日报(汉);2000年

5 梁;关注中国的成功[N];中国财经报;2000年

6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 秦晓;转机与整固[N];中国财经报;2000年

7 贾康 赵全厚 作者单位:财政部科研所;运用国债的国际比较与启示[N];中国财经报;2000年

8 宗文;经济增长率稳步回升[N];中国财经报;2000年

9 周小兵;东盟经济前景如何[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王晓晖;就业歧视将贻误改革[N];中国改革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鲁江;财产积累与经济增长[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刘克崮;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3 李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5 林峰;中国经济增长的阻滞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徐强;资本市场发展、增长机制变革与货币政策体系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杨学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信息化推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邵昱;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徐良平;金融媒介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10 张红芳;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D];西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文洲;我国建筑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朱峰;中国第三经济增长轴发展态势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吕刚;高技术产业成长与构筑我国风险投资机制的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唐侠;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黄宏文;加入WTO与内蒙古农牧业的发展[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0年

6 张孟林;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评判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7 蒋文强;广东经济增长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8 李晓君;为21世纪绸缪[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王宏林;高科技企业融资渠道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10 刘惠英;江苏农民消费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307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307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2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