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积极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8-12-17 04:02
【摘要】:正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由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Martin E.P Seligman倡导,"是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的科学"[1],对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体特征及促进它们发展的制度体系开展科学研究[2],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
[Abstract]:Positive psychology is an ideological trend of psychology ris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t is advocated by Martin E.P Seligman, a famous contemporary psychologist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a science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human strength and virtue [1], which is a positive subjective experience. Positiv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stitutional system that promotes their development carry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2]. More and more psychologists begin to step into this research field and gradually form a positive field.
【作者单位】: 湖北师范学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5y226)基金资助 湖北省教育厅省级教研项目(项目编号:20050364)基金资助
【分类号】:B849;G45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丛权;曹蓉;;积极心理学述评[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杨集梅;柴洁余;;积极心理学及其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应用[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田守花;;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4 龚光军;曹贵康;;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5期

5 张建;;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2期

6 任媛;;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7 刘学华;;积极心理学与赏识教育的比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宋爱芬;董珊珊;;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体认[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沈德立,马惠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10 李自维;;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思想教育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琪;研究生感恩心理问卷的初步编制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小英;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活质量和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吴佳蕾;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雷燕;中学生学习心理素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春燕;广东地区民办高校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侯琰;陕西省监狱系统公务员工作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牛聪聪;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乐观倾向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苗培;对极度兴奋性、消极完美主义与强迫症状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郑娟;大学生家庭环境、积极人格和网络依赖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文进;;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教育与咨询[J];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04期

2 高涛;;心理学的新思潮—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征[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3 余娟;;积极心理学及其人格观[J];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叶浩生;;积极心理学助你寻找幸福感[J];博览群书;2009年10期

5 张倩;;一门教授幸福的学科——哈佛“积极心理学”课程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李飒;;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9期

7 刘子弘;;拥有积极情绪,笑看美好人生——积极情绪研究综述[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16期

8 张澜;王洪飞;;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J];理论观察;2006年04期

9 曹新美;;关注积极 关爱生命 尊重人格[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张倩倩;田良臣;;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有效课堂教学建设[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宏璋;;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浅谈怎样当好班主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覃伟力;;班主任工作也美丽[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3 零美香;;浅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做法[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莫建娟;;带班三宝——严格 细致 宽容[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黄悦琴;;班主任工作例谈[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6 张志华;;论班主任的性格修养[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7 刘桂兰;;爱,就是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王尊林;;从心出发,以情致胜——班主任工作浅谈[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9 唐小林;;做个“五心”班主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陈明飞;;班主任工作经验点滴[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孙东;批评,,既是权利也是责任[N];钦州日报;2011年

2 ;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学生[N];天津教育报;2007年

3 彭隆祥;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N];贵州政协报;2010年

4 湛江市官渡中学 柯绍豪;浅谈班级管理中严与爱的统一[N];湛江日报;2008年

5 庞超群;新时代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与创新[N];湛江日报;2011年

6 重庆市垫江中学 杨世清;如何成长为优秀班主任[N];学知报;2011年

7 田大琼;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N];黔西南日报;2008年

8 麻城市黄金桥中心学校 饶晓丹;班主任应做到“五心”[N];黄冈日报;2010年

9 ;学做一个好班主任[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四平市第十五中学 杜俊梅;班主任工作新探[N];四平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崔丽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特性与预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张勇;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田喜洲;心理资本及其对接待业员工工作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鲍立铣;上海刑警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菁;烧伤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模式的构建与验证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10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丘志珊;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任亚南;高中班主任领导角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余乐;积极心理学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干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郑兰;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绍轩;儒家传统文化与中学德育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颖;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改进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炳南;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9 郭伏红;论中学班主任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改革与加强[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志强;用科学发展观解决五年制高等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困惑[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83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383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3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