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述评
[Abstract]:This paper gives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to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Garner's instructional design, reveals the core position of "learning result" in this system, and combines with the current questioning of Gagne's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y. It is suggested that new ideas and technologies should be actively absorbed and utilized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design.
【作者单位】: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颖;当代心理科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典范——关于加涅的学习论和教学论思想的述评[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1期
2 张华;教学设计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J];教育科学;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志妍;;积极构建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刘宝宏,雷晓敏;“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观念的转变及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李康;系统教学设计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两种对立的教学设计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4 王广新;;游戏的教学设计:问题的情境化表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5 杜江;对教学设计理论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高晓清,刘湘溶,白解红,周晚田;师范院校环境教育教学模式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7 郑延才;;从现代学习理论看现代学习方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1期
8 岳中方;;建构主义教育影响及其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6年33期
9 魏国生;从新知识论谈教学设计的新视角[J];教育探索;2004年03期
10 钟志贤;论教学设计的发展走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何荣杰;;信息化背景下教学设计模式[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崔永华;;试论综合课课堂教学设计——教育学视角的分析[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4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7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彭兵;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设计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涛;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及其对我国高等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有益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景泓;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3 朱霞;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曹征;初中文科综合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金文;信息技术整合于数学教学对高中生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刚;我国现代大学制度中政府与高校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沈斌;乡土地理网络课程开发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郝荣喜;人民警察学校侦查专业《刑事犯罪现场勘查》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9 沙治勤;新课程理念下高三生物专题教学设计的优化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胡先志;知识管理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连江;凤肖玉;;学习动机、兴趣与体育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1981年02期
2 陈根生;;《日记选》的反馈作用[J];江苏教育;1982年04期
3 傅小弟 ,钟风良;谈谈教学反馈问题[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4 蔡芳川;张庆林;付德庆;王起然;陈新熙;;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1983年03期
5 邓澍清;运用反馈原则进行作文教学一例[J];江西教育;1984年04期
6 施奋勤;;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7 胡哲标;;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体育科技;1984年04期
8 齐麟;;体育教学信息的即时反馈及延迟反馈[J];中国学校体育;1984年05期
9 尹贞;;品德考核非参与评分不可吗?[J];中国学校体育;1984年04期
10 杨顺德;;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上海教育科研;198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子亮;;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认知心理分析[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2 刘世文;;康复训练中的运动学习障碍机制研究进展[A];1998年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8年
3 师学明;刘天佑;潘玉玲;;人工神经网络与统计模式识别组合方法及其在鲁西金刚石原生矿预测中的应用[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朱双东;赵建国;;企业未来获利能力的智能评价方法[A];199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9年
5 鲍平安;蒋平;陈辉堂;王月娟;;基于模型学习的机器人控制方法[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6 侯媛彬;韩崇昭;;采用CMAC网学习非线性函数[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汪镭;萧蕴诗;吴启迪;;多层前馈网络线性聚类能力比较及在宝钢钢管自动分检系统中的应用设想[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朱明;王俊普;李欣荣;;BP网络在复杂系统建模中的应用[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9 张凤兰;唐燕;石秀印;;教师与学生关系影响下的促进性紧张和失败之回避[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费敏锐;李力雄;;基于网络学习的控制系统[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亦菲;探究性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郑大奇;自我管理式学习[N];计算机世界;2000年
3 ;著名大学校长话“创新”教育[N];联合时报;2000年
4 昌平区南邵中心小学 李秀军;运用音乐心理效应提高教学质量[N];音乐周报;2000年
5 记者 胡亚莉;培训评估,你做了没有[N];组织人事报;2000年
6 阿明;帮孩子做好入学准备[N];中国电力报;2001年
7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 程晓堂;也谈小学英语教材[N];光明日报;2001年
8 马慧/编译;美国高等教育的课程和教学研究趋势[N];科学时报;2001年
9 周志明;帮孩子做好入学的准备[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南海 整理;何克抗解读“教育信息化”[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兵;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设计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汪航;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模型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薛晓嫘;基于课程标准的阅读学业成就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学领;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10 陈隆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建宁;基于新时期教育思想的网络教育软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朱宁贤;现代教育理论和校园网教学资源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伟川;优化教学设计,提高生物实验课教学质量[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丽静;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兼类词处理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胡晓源;网络课程《摄影》的设计、开发和评价[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满海峰;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设计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戴亚飞;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全江涛;基于军事训练信息网的网络课程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严莉;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型研究与软件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88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388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