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回归生活世界:教育观的重建

发布时间:2019-05-28 03:57
【摘要】:人的发展是在交往中实现的。生命的价值只有通过交往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细细地感悟、体验后才会真正内在于人。教育是最有交往价值的活动,应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的发现、挖掘和提升。生活世界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要关注生活世界,为此,要重建教育观,重新定位学校的价值和功能。
[Abstract]:Human development is realized in communication. The value of life only through communication to the rich and colorful life carefully understanding, after the experience will really lie in the human. Education is the most valuable activity,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iscovery, excavation and promotion of human life value. The life world has rich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life world, therefore, we should reconstruct the educational view and reposition the value and function of the school.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社科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7JA88001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张桂春;中德小学数学及语文教学大纲差异的缘由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6 张增田,靳玉乐;论解释学视域中的课程实施[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7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8 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文化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9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10 何小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阻隔归因及其矫纠策略[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德富;;以人为本,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维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2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秦元东;论艺术能力及其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文;关于我国中学主体性教育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焦建英;我国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宝庆;对话教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平;论基于学习方式变革的教学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6 樊改霞;多元文化中学生交往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盈盈;高等职业学校创业人才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琼;师生关系的审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赵宁宁;课程本质研究的文化哲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罗儒国;教学理论应用的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奇;蔡元培的教育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周业昌;爱因斯坦教育思想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3 郑锹;一颗追求真谛的心——读张洁的散文[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4 金世柏;日本人论日本教育——记日本著名教育家平XZ益德的一席谈话[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3期

5 王桂;;孔子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6 刘国正;;“米”在哪里?——作文杂谈[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7 范明生;;现象学简介(续)[J];教学与研究;1981年01期

8 郭道明;;孙中山教育思想初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9 俊民;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J];化学教学;1982年03期

10 任光武;批评要讲究艺术[J];宁夏教育;198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殿臣;;反对“应试教育”[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2 黄裳裳;;论文学的日常性品格[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蒋宗礼;;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人才[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赵明;韩江水;;素质教育是一种观念而不是一种模式[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6 刘赤;;关于优化课程的思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7 洪明祥;;学生活教育理论 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节选)[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8 王志鹏;纪烈维;赵培禹;关成雪;;普通高校体育课考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体系的研究[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9 耿家林;;音乐教育功能论[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10 钱宗范;赵健;;试论朱熹在教育观上的重大创造及对当今公民道德建设的启迪[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蓝地;秦文君——又出新书[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陈宝凤 李楠明 初忠智;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N];黑龙江日报;2000年

3 记者 许鹤;不得张榜公布学生考试成绩[N];吉林日报;2000年

4 陈卫平;关注生活世界[N];社会科学报;2000年

5 杨小霞 刘丽红;实施素质教育应注重的几个问题[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6 俞吾金;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N];文汇报;2000年

7 吴晓明 陈学明 吴新文;我国哲学发展的现状与前景[N];文汇报;2000年

8 清华附中 王加宁;教育观是教学法的立足点[N];音乐周报;2000年

9 童欣;强化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模式[N];中国妇女报;2001年

10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顾明远;《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讨》 探未发明的新理 入未开化的边疆[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立群;实践哲学人类学论纲[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吕卓红;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和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孙振东;教育研究的主体性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胡斌武;课堂教学伦理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李文祥;现代企业制度的效率困境与超越[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志坚;理想问题的人学思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小琴;试论庄子的隐喻特色[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元;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刘晓娜;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朝春;教育观念创新与创造性课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李道申;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生与发展[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李昌勇;论数学问题解决教育观的价值取向[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朱利霞;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唐晓娟;幼儿与动画片[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486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486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3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