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澳大利亚的经验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研究》(课题编号:05JJD880010)的研究成果之一 钟启泉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编号:04JZD00025)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56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以人;;录音磁平和录音技术[J];外语电化教学;1980年02期
2 梁树权;;如何理解“原子量”一词[J];化学教育;1981年05期
3 翁其银;日本高等教育[J];社会科学;1982年07期
4 李基磐;唐德诠;;盒式磁带选用问题漫谈(下)[J];外语电化教学;1982年03期
5 郑彩星;;也谈“前一位”与“高一位”[J];小学教学研究;1985年05期
6 何瑞琨;;教育评估要从实际出发——日本大学导入合格鉴定方式的经验教训[J];辽宁教育研究;1985年05期
7 约翰·伯利;刘志伟;;《如何提高女子四百米栏的成绩》[J];体育科技;1985年05期
8 蓝东山;;浅谈作文评分中的“离分政策”[J];小学教学研究;1986年09期
9 箕轮成男;贺鑫昌;;出版学的方法[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08期
10 朱家玲;从“来”字的误用想到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徐润琪;刘建伟;後藤清和;;中国大米食味感官评价基准与方法的研究[A];稻米品质测控及美味技术——2006中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立华;林宏苏;;农村地域小学生数学成长记录袋的创建与初步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3 岳东杰;缪爱兰;;GPS变形监测网平差的统一模型与平差基准[A];第三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暨'2006江苏省测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洪林峰;;浅析PRO/E的参照[A];2006年全国电子机械和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瑞昌;江苏6600万补助贫困寄宿生[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任叶邋林震华 巫少飞;中日民俗专家考察浙江农村“非遗”[N];中国旅游报;2008年
3 许怡平;市政协委员调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烟草工作[N];安庆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高健;兴业银行宣布采纳“赤道原则”[N];中国证券报;2008年
5 记者 王惜纯;控制食品安全 促进贸易便利[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记者 符平;“集合债券”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福音[N];红河日报;2008年
7 记者 喻剑;商品期货市场影响力日益显现[N];经济日报;2008年
8 记者 王涛;英国央行大幅降低利率[N];经济日报;2008年
9 通讯员 郭焘;山西煤焦价格10月份再次下调[N];临汾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黄朝武;“把好食品安全关我责无旁贷”[N];农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东杰;水利水电工程变形监测中GPS技术与数据处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宋清涛;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改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倪健红;三维尺寸标注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实现[D];浙江大学;2005年
3 程淑佳;吉林省潜在经济增长点选择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4 叶国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及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5 刘学欣;天津铸造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曹永刚;新的数字水印攻击分类和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7 杨培;地理空间坐标参考系融合引擎及实践[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41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54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