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师生关系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社会适应与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0-03-18 03:57
【摘要】:农村寄宿制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但寄宿制学校是一种主要由师生和同伴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环境,与非寄宿制学校相比,这些学生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学校内部,来自父母的支持明显减少。环境的改变必然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农村寄宿制学生的攻击性、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均显著高于走读生,这其中农村寄宿制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尤为严重。寄宿制学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重要他人主要是教师,师生关系替代亲子关系对儿童产生重要影响,以往研究中发现师生关系对于个体攻击行为有重要影响,但对于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师生关系对于攻击行为影响的内部机制探讨的还不够深入。所以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辽宁省2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588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进行测查,通过建立链式中介模型,系统探讨师生关系、社会适应和自我控制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1)农村寄宿制小学女生的攻击行为水平显著低于男生。(2)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社会适应水平在年级上差异显著,其中三年级学生的社会适应显著高于其他年级;五年级显著高于六年级。女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显著高于男生。(3)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在年级上差异显著,其中三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女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显著高于男生。(4)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师生关系都显著好于六年级,女生的师生关系显著好于男生。(5)社会适应是师生关系对攻击行为影响的中介变量。(6)学校适应和自我控制在师生关系与攻击行为之间起到了链式中介作用。
【图文】:

链式,中介,社会适应,师生关系


所以本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师生关系是否可以通过促进社会适应,,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从而降低学生的攻击行为。2.3 研究目的(1)探讨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攻击行为、自我控制、师生关系和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2)探讨师生关系、社会适应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3)探讨师生关系、社会适应、自我控制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2.4 研究假设(1)农村寄宿制中高年级小学生攻击行为、自我控制、师生关系和社会适应有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2)社会适应是师生关系对攻击行为影响的中介变量。(2)社会适应、自我控制是师生关系对攻击行为影响的链式中介变量,见图 1。

模型图,社会适应,师生关系,行为影响


图 2 师生关系对攻击行为影响:社会适应的中介作用模型由表 5 可知,除了师生关系和社会适应对于攻击行为的影响均显著。表 5 师生关系、社会适应对攻击行为影响的模型路径系数路径 B SE C.R.师生关系→社会适应 0.559 0.044 16.367***社会适应→攻击行为 -0.154 0.042 -3.383***师生关系→攻击行为 -0.298 0.055 -6.547***注:***p<0.001采用偏差校正的 Bootstrap 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Shrout,Bolger,2002),首先随机抽取 5000 个样本,然后利用偏差校正的 Bootstrap 法计算获得的中介效应置信区间来判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燕芳;刘丽君;吕莹;骆方;王耘;;人际关系状况与学龄前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J];心理学报;2015年07期

2 李念念;;自我控制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年01期

3 凡勇昆;邬志辉;;论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布局调整[J];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4 胡韬;郭成;;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杨丽珠;沈悦;马世超;;幼儿气质、教师期望和同伴接纳对自我控制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2年06期

6 刘文婧;许志星;邹泓;;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6期

7 徐猛;;小学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年03期

8 张文娟;程玉洁;邹泓;杨颖;;中学生的情绪智力、社会问题解决技能对其师生关系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2年03期

9 纪林芹;陈亮;徐夫真;赵守盈;张文新;;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对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影响的纵向分析[J];心理学报;2011年10期

10 武海英;马国义;金盛华;;农村寄宿制小学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状况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大维;学前教育经历、家庭环境特点与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董世华;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高丽;中小学生自我调节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晶;小学中高年级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其学校社会适应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2 董红;农村寄宿制初中生亲子沟通对校园人际关系的影响:自我控制和疏离感的链式中介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3 付宇;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师生关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4 王婉纯;亲子关系、师幼关系与幼儿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7年

5 崔亚楠;寄宿小学教师“替代父母关系”型师生关系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6 欧缤忆;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感觉寻求、社交焦虑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林雪;寄宿制小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许佳娜;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9 张楠楠;小学生父母心理控制、自尊与社会退缩的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罗小娟;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成长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88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588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8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