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论人本主义教学观

发布时间:2017-06-13 12:15

  本文关键词:论人本主义教学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本主义教学观强调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情感,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主张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自我实现。本文在探讨人本主义教学观的思想基础上,阐述其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教学观 现实意义 关注学生 自我实现 尊重学生 罗杰斯 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学生为中心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脱胎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其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H.M 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性本善为前提,强调人的自我实现,主张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人格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强调情感因素和人际关系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树真;论罗杰斯的师生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2 向海英;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论及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Z1期

3 沈正元;浅论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文辉;大学英语分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2 薛斌;罗杰斯的“非指导性”理论对研究性学习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5年09期

3 胡珊;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朱红梅;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与大学外语教学[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马亦兵;高校新体育课程教改对策的探索和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6 雷湘竹;高校德育工作中心理学的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7 李媛媛;;心理因素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2期

8 于强;论优化数学教学过程的途径与方法[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张晓英;;浅谈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10 李利平;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述要——兼谈对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文翠;;“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彰显——义务教育音乐教材两个不同版本的取样分析及比较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立春;论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晓蕖;面向教师的网页式教学资源生成系统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阳;高中物理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讨[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智敏;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朱为鸿;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若干理念及其伦理辩护[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涛;个性化教学问题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曾藉元;论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富萍;“师生互位”教学法在中师生物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惠勤;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之比较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孙立立;普通物理反思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增芥;;谈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教学思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2 朱永新;马克思主义与心理学[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3 周冠生;;试论人道主义教育观与马列主义教育观的对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4 张粹然;试论个性的动力系统[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5 姜秀娟;;国内外心理学关于个性结构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6 李铁君;从国外学习心理学研究中得到的启示[J];教育科学;1986年03期

7 吴增芥;西方学习理论及其评价[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8 袁继富;评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9 ;本学报一九八六年总目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10 李燕;;对西方行为科学中激励理论的评述[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在逻辑及其未来走向[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赵春音;;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夏倩倩;;陆王“心学”心理学意义微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健;张大均;;人本心理学教育思想研究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岚 申荷永;中国文化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0年

2 ;老人病毙闹市无人问[N];中国老年报;2001年

3 刘毅 彭永东;在历史中把握未来[N];光明日报;2001年

4 朱志荣 范英豪;历史与逻辑的交织[N];人民日报;2003年

5 ;海峡两岸学者打造“世纪心理学丛书”[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6 朱志荣 范英豪(苏州大学文学院);历史与逻辑的交织[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石太印;心理惩罚孩子要慎重[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8 潘文新;人才流失不只经济原因[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高云君;重写你的历史[N];四川日报;2004年

10 韩雪涛;让我们阅读心理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袁彬;刑法的心理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吴鹏泽;中日学生对媒体态度的比较研究及提高媒体素养的策略[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陶云武;员工潜能开发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元辉;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反思心理学的对立与整合[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芳;中学物理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赵雪霞;诺丁斯关心理论的道德教育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徐伟;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幼儿教师角色转变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盖立春;论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智敏;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海辉;排球教学中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段玉蓉;在高中政治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季菊兰;论如何在大学阶段营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教学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论人本主义教学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6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46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b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