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我国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建设瞻望

发布时间:2017-06-19 19:15

  本文关键词:我国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建设瞻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我国学者构建了较具典型意义的三种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依据外域学者的有关理论,建构"课程与教学整合论"的内容体系;采用相对分离的组合形式,综合反映有关课程论和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从文化哲学观的视角,重建一种具有"开放""整合"与"整体"特质的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内容体系。上述三种教材内容体系各有其特点和值得商讨的问题。据此,在构建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时,应特别处理好国内与国外、理论与实践、课程论与教学论、体系内部各范畴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
【关键词】课程与教学论 教材 内容体系 建设策略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在教育学学科中,课程与教学论处于主干和核心的地位。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教学论工作者在借鉴苏联教学论研究传统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论研究体系。近二十年来,西方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得以大量引进国内,极大地拓宽了课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康宁;“有意义的”教育思想从何而来——由教育学界“尊奉”西方话语的现象引发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2 吴刚;;教育理论的特质及其研究使命[J];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3 黄伟;;膨胀与萎缩: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悖论——呼唤面向实践的教学论学科的重建[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秋婵;;《安徽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陈玮;试论现代英语教学研究方式的转变[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邓俊超;郭礼智;;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4 夏延芳;;高校郊区化对郊区城市化进程的功能分析——以成都市新都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5 张蕊;;浅析《泰勒原理》产生的背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6 吴英姿;;司法过程中的“协调”——一种功能分析的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7 赵小青,孙凤梅,宋敏,王立华,李为人,潘进;大学物理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丁煌;李晓飞;;逆向选择、利益博弈与政策执行阻滞[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赵景春;;构建教师行动教育中的实效性课程体系——以教学课例为载体的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徐润泽;;艺术材料美感及其效果的达成——以1990年后中国实验水墨部分实践现象为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3 陈洁;;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的建构[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伍玲婵;汪洋;曾垂凯;;新时期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目标定位探析——以新东方教育集团为例[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凯文娟;;基于泰勒原理的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浅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8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恺;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岩;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宫成刚;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田丰;默顿社会失范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陶振琴;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唐爱琴;高一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衔接与具体做法[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丁丁;讲故事的逻辑[J];读书;1997年10期

2 李猛;大学改革与学术传统[J];读书;2004年01期

3 吴康宁;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2000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敦旺;;高职旅游心理学教材内容体系的重构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黄甫全;;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新内容体系与教材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1期

3 刘百里;蔡笑岳;;普通心理学内容体系规划的新构想[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9期

4 曹静;林长春;;《化学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的发展及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丛灿日;小教大专师范体育教材内容体系的思考[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周云涛;;对构建适应素质教育全新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丁新民;廖丽琴;;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探讨[J];新余高专学报;2010年01期

8 冯建军;;关于“教育原理”的学科称谓与内容现状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7期

9 贺成立;高丽波;;孔子立志思想及当代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廖志成;;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内容体系构成[J];嘉应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君荣;;发掘语文教材内容的美育因素提高学生审美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2 黄亮;;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应根据专业类别定内容[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3 武际可;黄克服;;对于力学教材的几点看法[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4 孙激;武江;石磊;;复习备考一二三[A];第六届全国医药卫生期刊编辑出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5 李开慧;;马来西亚高中数学教材的特点分析及启示[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姜维茂;程乐森;;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体系新探[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丁金芳;;苏教版化学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特色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胡廷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思路及建议[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10 张正贵;吴孝先;王春莉;;工程制图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探讨[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高密市教科院 宋学光;合理搭配体育课教材内容[N];中国体育报;2008年

2 通讯员 肥组;学员当教员 毕业需答辩[N];中国人事报;2008年

3 特约记者 刘逢安邋记者 武天敏;新一代《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颁发[N];解放军报;2008年

4 驻马店第一高级中学 孙海山;从教材内容看选修课对教师的要求[N];学知报;2010年

5 记者 朱广菁;中国科普研究所提出建立科学传播内容体系[N];大众科技报;2006年

6 瞿方业;教材循环成制度 政府出招是关键[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王启智 宕昌县大寨九年制学校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N];陇南日报;2009年

8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高慧娟;注重对教材的价值发掘[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9 闫华红;考《财务成本管理》注意教材变化[N];中国税务报;2005年

10 郭苹;对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思考[N];音乐周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梅砚;论上海发展中的中小学双语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维铭;体操在我国中小学体育中的地位及历史演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许静;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俞文君;人物纪念馆展览内容设计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柏华;小学教师教材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游敏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齐志;基于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峰华;论语文教材对课程内容的实现[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2 白娜日苏;初中蒙《语文》与汉《语文》(汉授生)教材对比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圣淑;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娟;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D];扬州大学;2004年

5 刘晓艳;我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胡金艳;低技术条件下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遴选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唐红超;行政文明的内涵与内容体系初探[D];武汉大学;2005年

8 王德慧;体育教学论内容体系优化与完善[D];西南大学;2009年

9 张雪骄;当代大学生公民教育内容体系建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戴慧;网络探究性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D];扬州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建设瞻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3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63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f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