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功能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功能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对495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了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功能及发展。结果显示,教师的工具性帮助和提高自我价值功能、朋友的相互做伴和亲密功能、母亲的理解功能、父亲的安全和保护功能在各功能中排名第一;教师的工具性帮助功能随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初二年级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变化期,朋友的相互做伴和亲密功能未能统一,出现形式与内容的分离。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系
【关键词】: 中学生 人际关系 心理功能 工具性 人际交往 保护功能 价值功能 教师 上升趋势 帮助功能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BEB010468)内江实验区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人际关系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是个体社会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因其特定的交往环境,他们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同伴关系、与父母的关系、师生关系、与亲属的关系。对于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国内外都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在青少年期大多数儿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群,闫芳,王其峰;影响当代中学生学习及人际关系诸因素调查分析[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张文新;王美萍;Andrew Fuligni;;青少年的自主期望、对父母权威的态度与亲子冲突和亲合[J];心理学报;2006年06期
3 廖红,陈会昌;中学生对同伴群体和家庭影响力的判断[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美萍;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斌荣,阴国恩;农村重点高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2 周静;西部城镇中学农村学生的多发性心理问题探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郑思明;程利国;雷雳;;高中生与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及其人际关系效应[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杨勇前,赵宸君,何立;影响西安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的社会群体分类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4年04期
5 陈振中;自我选择、反哺与非社会化——论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化特征[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5期
6 李鹰;;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及心理特点[J];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7 张静;;群体社会化理论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吴碧君;社会位移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01期
9 张坤;;青少年期亲子关系的特点及其与传统孝道态度的关系[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6年04期
10 张明亮;中等师范学校大专生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单志艳;中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相应教学行为的评价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唐点权;青少年文明心理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阳泽;自尊需要的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电子邮件与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感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坤;青少年对传统孝道的态度及其与亲子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马世栋;高中生同伴竞争人际适应问题及其教育干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郑思明;青少年社会网络结构及其对人际关系影响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磊;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姜立利;初中生师生关系与其人格、交往归因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梅;高中生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郑梅珍;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对幼儿社会适应行为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易利红;民间游戏训练对3-9岁儿童社会技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惠;中学生心理应激发展性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霞;20世纪上半期农村家庭亲子关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美萍;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克华;宿县行署教育局举办重点中学学生数学作业展览[J];安徽教育;1980年02期
2 吴德埔 ,徐耀斌;贯彻“守则”新事多——潭渡中学拾零[J];安徽教育;1980年06期
3 许秀芳 ,沈敏;和大自然交朋友——省中学生生物夏令营侧记[J];安徽教育;1980年09期
4 杨金泉;《可爱的故乡》是中学生的好教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5 ;依靠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J];宁夏教育;1980年01期
6 王金耀;中学语文教学随想[J];宁夏教育;1980年01期
7 唐文;找出本字,才能弄懂通假字[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3期
8 刘溶;介绍一篇优秀的作文答卷[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4期
9 高滨 ,雷文娴;当前中学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解决的认识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10 娄志渊;关于一个数学竞赛题的讨论[J];数学通报;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波;;中专卫校病理学演示法课堂教学效果初探[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周玉燕;;病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金欣;;对中学用英汉词典编纂的思考[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4 刘晓丹;孙英华;;外语阅读中的心译现象[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迟立强;;谈“分类”、“对比”的教和学的方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张峰;张延丽;;以课文为中心改进阅读教学[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王萍;;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刘德先;;中学生早恋心理特点[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严睿;;国防教育是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准备途径[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10 田得文;;养成教育的环境效应刍议[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平生;“人情世故”与“拒绝招亲”[N];中国电力报;2000年
2 李健;关于旅游伦理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0年
3 肖一沙;善处关系也是一种素质[N];解放军报;2000年
4 光起;人际关系与管理[N];经济日报;2000年
5 周国忠;掀起你的床帘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主任医师 张理义;心理障碍防治常识[N];中药事业报;2000年
7 天虹;员工培训8种形式[N];中国商报;2000年
8 ;怎样处理人际关系[N];北方经济时报;2001年
9 周桂清;人际关系的心得报告[N];中国妇女报;2001年
10 汤天生;交际社会的深层语言[N];中国邮政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井世洁;不同阅读能力中学生语篇阅读中的推理加工[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程龙海;中学生数学解释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6 袁茵;听觉障碍中小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惠军;成就目标定向对工作记忆广度和控制性提取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范旭;以学校为基础的口腔健康教育及促进方法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韧;中学英语学习困难生意志品质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叶苑;贵州省农村、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3 周珍;中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亚玲;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刘红;中学生性别角色观的分析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惠蓉;中学差生的自我价值感及其与控制源的关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颖慧;中学生物观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实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孙海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张波;中学生创造性培养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曾镭;浅析中师生物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功能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8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0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