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之犹太教育探究
本文关键词:三位一体之犹太教育探究
【摘要】:犹太民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神秘而富有的民族之一。其民族智慧被认为是最优秀的智慧。在犹太民族的教育智慧方面,有家庭、社团、国家三种组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形态迥异而教育取向一致,三种组织推进了教育的不断发展。它们的教育智慧鲜明而有独特的风格特色,具有其他民族学习的价值。文章试从家庭、社团及国家这三种组织的具体教育智慧分析,揭示三种组织和谐发展教育的价值。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三位一体 犹太 家庭 社团 国家
【分类号】:G53
【正文快照】: 犹太民族成功的第一个关键,就是重视教育。智慧是无价的,智慧也是永恒的。犹太民族之所以优秀出色,是其民族风格独特的智慧所致。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智慧只能是由教育成就的,离开教育,无从谈起。在犹太民族中,组织的凝聚力强大而富有成效。其中,家庭、社团及国家三种组织架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瑞瑞;;犹太民族的教育特性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01期
2 张和声;古代犹太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J];史林;1998年03期
3 郑鹏程;教育:犹太文化的金色纽带[J];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03期
4 ;犹太人对孩子这样说[J];山东教育;2003年32期
5 黄天海,梁慧;论犹太家庭与社会观念的传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何慧敏;;以色列高等教育体系研究[J];教书育人;2012年03期
2 石涵月;犹太民族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J];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05期
3 彭海林;范美群;;20世纪犹太心理学家的心路历程及启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4 彭正文;;以色列中小学的“国家教育”:目标、途径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年06期
5 刘兮颖;;《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对话”哲学[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6期
6 刘兮颖;;贝娄与犹太伦理[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3期
7 闫守轩;段蕾;;诺未门:犹太人创意式儿童教育的内容及启示[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年02期
8 杨柳;;对话的艺术——浅析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J];作家;2012年12期
9 熊丽婷;刘晓云;;理想的精神人格的投影——索尔·贝娄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J];作家;2012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丽娟;;《二手烟》中扭曲的母爱[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车凤成;为被承认而斗争—贝娄作品主题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婷婷;勋伯格的宗教思想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3 杜永豪;国家繁荣:制度、秩序与力量[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蔚天;以色列教育立国经验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张镜;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家庭[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张长红;犹太认同问题及现代以色列的犹太认同现状与前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熊丽婷;受难的灵魂追寻精神的家园—索尔·贝娄小说人物形象分析[D];南昌大学;2011年
5 向华;古代东方国家教师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郭艳花;美国犹太人的犹太认同[D];河南大学;2007年
7 樊六辉;《塔木德》中的社会伦理思想及其特征[D];河南大学;2008年
8 刘明生;美国犹太传统教育历史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朱文明;罗森茨维格的新思维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李鑫;15-17世纪伊斯坦布尔犹太社区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振利;犹太民族的教育情结与特色论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年08期
2 熊晓雯;试析教育对以色列经济的促进作用[J];学术探索;2003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豆豆;;国外家庭教育点滴[J];幼儿教育;2008年Z2期
2 韩怀真;犹太人的家庭教育传统[J];金属世界;2000年06期
3 红妹;;犹太人独特的家庭教育[J];家长;2000年10期
4 田松茂;;从戴维的成长看犹太人的家庭教育[J];文学教育(下);2007年11期
5 王红娜;;犹太民族的家庭教育漫谈[J];考试周刊;2009年09期
6 刘兆熙;;浅议犹太教育[J];魅力中国;2008年09期
7 张晓丽;尤扬;张淑华;;犹太人的文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张瑞霞;;基于“学校、家庭、自我”三位一体教育的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5期
9 张洪军;犹太人的家庭教育[J];世界中学生文摘;2005年06期
10 洪希;;古犹太民族的教育观[J];内蒙古教育;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鹰;;提高家长道德素质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务之急[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六卷)[C];2001年
2 田雅娥;;第二讲 更新家教观念 争做合格家长[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3 孙浩哲;;第八讲 我国家庭教养方式的误区及对策[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4 赵莉;;谈家庭教育的时代特点与家长学校的兴办和发展[A];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年会资料汇编[C];2001年
5 段维荣;;全日制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6 乔晓莉;;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浅谈班主任与家庭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陆超;张余恨;李俊达;宁德志;;浅析农村家庭教育现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蒙廷英;;家庭教育与留守儿童的成长初探[A];2007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7年
9 王锐;;家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林佩淳;;家庭教育之我见[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犹太人的家庭教育[N];宜昌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高毅哲;中教观察:家庭教育如何补上德育“短板”[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犹太人的家庭教育[N];中国妇女报;2003年
4 记者 高振发 通讯员 孙艳;社区建起三位一体服务新框架[N];河北日报;2011年
5 庞学光 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三位一体 交流共享 首席示范[N];中国教师报;2010年
6 记者邵自力 实习生张欢;搭建三位一体融资服务平台[N];石河子日报(汉);2010年
7 记者 郭斌 何祖谋 方承;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举行[N];福建日报;2011年
8 记者 许晓青 潘清;沪台学生热议校园社团,还有观点交锋[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深圳商报记者 王斗天 实习记者 李泽毅;罗湖群众文体社团成为社区和谐中坚[N];深圳商报;2010年
10 本报通讯员李安平 王贵军;政企村三位一体促和谐[N];桂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俊;全球公民社会与国家[D];浙江大学;2007年
2 纪银平;希尔施犹太教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杨勇勤;理查德·胡克政治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潘光;犹太人与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曹静晖;论中国转型发展中行政指导的危机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5年
7 郭宇春;俄国犹太人研究(18世纪末—1917年)[D];吉林大学;2007年
8 潘卫;美国犹太人(1920-1950年)[D];复旦大学;2008年
9 刘岚;国立大学的角色与职能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张兰图;国家刑事管辖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晓娟;大学生家庭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明生;美国犹太传统教育历史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沈娟;论犹太人商业伦理及其现代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自斌;陈鹤琴儿童家庭教育思想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清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龚雯;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城市适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宗韵;明清徽商家庭教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俊景;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王青;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27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2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