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主导价值取向的分析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7-07-18 00:30

  本文关键词: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主导价值取向的分析与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价值取向 政治价值 经济价值 工具价值


【摘要】:1949年建国后,我国教育事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教育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很多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属于教育价值领域的问题。本文分三个时期,以文献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政府的教育方针任务与重大教育举措两个方面,对当代中国教育的主导价值取向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工具价值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主导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时期的教育之中。
【作者单位】
【关键词】价值取向 政治价值 经济价值 工具价值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般地说,建国50多年来的教育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三大阶段:建国初期17年,文革10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因此对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析也相应分为三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政府的教育方针任务和重大教育举措,原因是,这两个方面是我国教育主导价值取向的显著表现,也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决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对私有制的再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2 张传文,张红;试论道德与法律的矛盾运动——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分析对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文丰安;;论改革户籍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4 丰子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兼论其把握方式与寻求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刘曙光;;马克思“目的作为规律”思想探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刘喜珍;论儒家伦理思想的“和合”价值目标及其现代转换[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吴高君;奴隶制工商经济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8 陈西平;;中国树文化内涵及渊源探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陈新汉;;自我评价活动论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王立红;;创新普通高等院校健美操课程模式,实现体育价值的多元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罗天强;李晓乐;;论消费者对技术的社会责任[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于春玲;卢立峰;;和谐社会生态价值观的哲学反思——兼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价值观及其启示[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张野;;论文献的双重属性:知识性与商品性[A];高校信息理论研究[C];1997年

6 钟瑛;;试论邓小平利用外资思想及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实践的指导意义[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吴金瓯;;“用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伦理学解读[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席酉民;王亚刚;;和谐社会秩序形成机制的系统分析——和谐管理理论的启示和价值[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志阳;;创业资本,一种新投资方式还是新资本形态?[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刘国清;;诗歌与治疗: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龙;金融国际化效应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帕哈尔丁·伊沙米丁;维吾尔传统工艺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1年

3 吴建华;明代官冗与官缺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冯颜利;论全球发展的公正性[D];苏州大学;2002年

7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吕耀明;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D];厦门大学;2002年

9 王华峰;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赵建国;国有企业过剩就业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丁立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经济形态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3 胡林英;论生活与德育目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尹力;体制转轨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稳定[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刘宁;评价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朱晓红;邓小平社会调控思想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保民;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与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8 李晓娟;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重塑[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9 黄春春;关于制定可持续发展伦理对策的构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10 刘伯雅;大学创新教育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遵民;傅蕾;;我国30年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反思[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郑传芹;;论美育具有最高的教育价值[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安焱哲;;浅议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J];职业时空;2011年06期

4 高青;胡静;李杰;;论杜威学校道德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8期

5 管琪琪;楚绪磊;;面向“中国问题”的德育构建[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6 邓颖姝;;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教学[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08期

7 代晓琴;;美育价值取向与教学实践[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8 林国君;;论“人本教育”的四重意蕴[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9 钟志农;;在实施新课程中走向“心育”的佳境[J];大众心理学;2004年11期

10 柯春晖;;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教育政策取向和政策制定[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波;;以发展为核心: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丁兴坤;;教研写作的价值取向对教师写作实绩的影响[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程守艳;;浅析贵州远程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彦垒;邓金平;胡竹菁;;研究生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的初步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程细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谐社会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章志光;;学生的价值观与新社会行为的关系[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7 周萍;;云南省大学生心理调查研究初步分析[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8 陈卫;;中国古代教育文化发展轨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胡鹤毅;;试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引内发”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10 金忠明;;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论纲[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郭虎;“学有所教”的政策价值取向[N];宁夏日报;2009年

2 山东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覃川;教师要警惕那些赞美[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黄梅县新开镇一中 黄树青;强化班子作风建设 助推学校快速发展[N];黄冈日报;2010年

4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陆安;德国教育印象[N];江苏教育报;2010年

5 吴世彩;真实化,生活化:当下德育的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华亭县安口学区 张俊福;评课应做到“六看”[N];平凉日报;2005年

7 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主任 程振响;为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导航[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采写 实习生 李广荣 刘金练 杨涛;课改:品尝“螃蟹”的滋味[N];中山日报;2006年

9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 靳雁;教育公平:武汉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N];长江日报;2007年

10 深圳机场实验学校校长 王仁甫;再谈教师的第三只眼是慧眼[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4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红霞;在变动中寻求秩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冬岩;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俭;基于价值尊重与价值认同的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萍;关注“成人”: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许丽伟;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彩霞;非规范性学生评价价值取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柴逢国;对建国后(1949—1999)教育方针价值取向演变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万玉;关注生命[D];河南大学;2003年

6 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06年

7 徐坤;明清蒙学教材的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菁华;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艳娟;教育只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吗[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红英;新课程视野中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55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55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7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