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在学习观的分析比较

发布时间:2017-07-29 07:04

  本文关键词: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在学习观的分析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认知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 学习观


【摘要】:皮亚杰认知建构主义与维果斯基社会建构主义是具有不同思想倾向的建构主义,作为学习理论,他们对学习活动的认识各有自己不同的理解。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建构主义理论在学习观上的分析,比较,希望能更好的将这两种不同侧重点的理论运用于教学、教育活动中去。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认知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 学习观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建构主义的定义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和哲学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并在教育和心理领域引起了一次重大的教育、心理观念与实践的革命。建构主义强调了真理的相对性,重视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主体性作用,重视学习者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2 赵静;试比较建构主义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马秀芳,李克东;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知识建构观的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少华,郑雪;整合人格: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心理学动态;2000年04期

2 柳延东;;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创造性思维[J];社科纵横;2007年10期

3 赵伟;建构主义学习论的理论渊源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年04期

4 邹辛程,钟敏;从课堂走向终身学习[J];集美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马莹;建构远程开放教育集中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马莹;;建构远程开放教育中自主学习的模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义泉;超越式学习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邢强;样例解题步骤编码对原理学习和迁移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东;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任丹凤;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真;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胡亚芬;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冯x玲;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对话教学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邓云;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何英;用探究式教学促进初中生问题解决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天霞;中学物理网络教育资源现状与需求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白俊杰;学前儿童抽象能力和认知灵活性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龚丽萍;基于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应用题教学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元认知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沈石雯;地理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及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秦灿;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中学英语课堂互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映珊;;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在学习观的分析比较[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S1期

2 钟志贤,曹东云;基于信息技术的反思学习[J];远程教育杂志;2004年04期

3 石春;贾林祥;;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11期

4 刘晓峰;;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念的教师角色定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5 刘晓峰;;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新探[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李林齐;田丽;;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下的教学观[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邱相彬;;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中的网络学习共同体[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年06期

8 张豪锋;孙颖;;论网络学习中的意义交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谢锋;;Moodle平台课程在西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J];重庆与世界;2011年07期

10 邱相彬;;浅析社会建构主义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启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房慧;经验学习的反思与建构[D];西南大学;2010年

2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楠;边缘学生的形成[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2 周玉霞;基于网络的协作式CAI设计模式[D];河北大学;2000年

3 王蔚;网络课程中学习共同体的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丁洪霞;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教学交互理论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晓容;基于moodle的引领式在线学习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吴初平;基于Moodle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翠银;信息环境下促进协作的反思性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艳茹;基于网络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9 仉明珠;基于Moodle平台的协作探究式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平颐;研讨型课堂的设计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87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87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3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