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依恋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依恋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成人依恋 心理健康 关系问卷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大学生676名,用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查。结果:676名大学生中安全型依恋者占41.3%,轻视型占25.6%,倾注型占23.3%,害怕型占9.8%;除躯体化外,安全型和轻视型大学生的SCL-90量表总分和其他指标分均低于倾注型和/或害怕型,[如,总分(153.0±45.4)、(158.4±47.8)vs.(173.8±51.2)、(175.1±58.8),P0.001],敌对得分安全型低于倾注型和害怕型[(1.7±0.6)vs.(1.8±0.6)、(1.9±0.9),P=0.027];依恋回避与除敌对以外的其他心理健康指标呈正相关(r=0.14~0.17,P0.01);依恋焦虑与SCL-90各指标呈不同程度的相关(r=0.24~0.47,P0.01)。结论: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心理系;抚顺煤矿脑科医院;绍兴文理学院教育系;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成人依恋 心理健康 关系问卷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72007)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依恋是指在婴儿时期与父母行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心理表征[1]。Bowlby的依恋理论强调婴儿依恋发展的共同特点,即随着认知功能的发展,婴儿会把与抚养者的重复交往经历内化成一些“活动模型”,并指出依恋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过程[2]。Hazan等人将儿童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同归;;依恋理论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概述——兼评胡平等《城市婴儿依恋类型及判别函数的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肖红,侯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年04期
3 李同归;李楠欣;李敏;;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6期
4 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5 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年03期
6 李同归;何吉波;郭晓飞;路新明;;自考生的依恋类型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睿;;某消防院校学员社会支持与幸福感关系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姚双雁;吴清兰;洪慧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项茹;王维利;毕清泉;胡燕;;护理专业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宋岩松;;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李同归;刘樝;;团体依恋的概念与测量:项目因子分析方法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6 李颖;于长青;;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2期
7 葛娟;;学业不良儿童与普通儿童社会支持的对比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欧阳宇;;当前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现状的调查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9 谢玉兰;廖全明;;升本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许小凤;陈妮娅;;大学生依恋行为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杜渐;谭曦;吴朝阳;张杰;张靖;孔军辉;;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李庆华;魏巍;;创新型、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世宏;顾海根;任娟英;;影响预防医学工作者心身问题的工作压力及社会支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巍;;小学青年教师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沛;;乳腺癌患者术后社会支持调查及护理对策[A];河南省外科创伤及灾难救治护理专科知识学术会议(外科护理学组)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海燕;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生幸福感评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丹;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动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晓萍;婚前辅导及其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温飞;消费者情感依恋的形成机理及杠杆作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7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丽丽;城市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和社会支持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9 孙俊才;情绪的文化塑造与社会建构:情绪社会分离视角[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楼天阳;虚拟社区成员联结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玲;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燕;农村中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关婷婷;母亲的依恋与幼儿个性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贞;硕士研究生适应性、社会支持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曜;社会支持对自考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倩;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对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范红伟;高职生人格特质、成人依恋与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裴培;石家庄市中学中年教师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娟;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及其教育意义[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美玲;福州市初中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支持、人格特质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同归;;依恋理论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概述——兼评胡平等《城市婴儿依恋类型及判别函数的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2 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张雯;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4期
4 李黎;;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挫折应对的特点[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44期
5 李田伟;陈旭;;内部工作模型及其在病理心理学中的意义[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48期
6 李慧民;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3期
7 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8 胡平,孟昭兰;城市婴儿依恋类型分析及判别函数的建立[J];心理学报;2003年02期
9 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年03期
10 严标宾,郑雪,邱林;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郁之虹;;论家庭人际关系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J];社会工作;2004年11期
2 李秀,曾凡星,刘新民,葛明贵;女科技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陈立新,姚远;老年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04期
4 刘敏岚;李东斌;;下岗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6年03期
5 吴薇莉;苏文明;冯正流;杜榆;;西部大中型企业围绝经期妇女心理状况研究——以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为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宋艳萍;;对17名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陈智行;蒋萍萍;阳东青;;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8期
8 刘艳;祝茂凯;;浅谈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9 李琳;;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刘武和;;用文学作品促进心理健康[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波;詹丽萍;董莉萍;杜瑞红;;北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吴守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颖心;常莉;刘润玲;;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陈丽华;;年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5 刘训俭;;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李娟;吴振云;韩布新;;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7 刘娟娟;张万军;李杰;郑睿智;冯晓明;黄芬;;安徽省某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8 启明;;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李燕;;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刘文邦;陈绥贞;谢曙光;;躯体形式障碍住院患者SCL-90结果分析[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更;我市乡镇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N];石家庄日报;2008年
2 ;心理健康保障不能坐等立法[N];深圳商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方芳;社区心理“片儿医”走近你和我[N];北京日报;2011年
4 通讯员 董骥 记者 于丽爽;丰台13个社区建心理诊室[N];北京日报;2011年
5 ;用艺术滋养为心灵导航[N];解放日报;2011年
6 汤江峰;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N];大众卫生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赵婀娜;教学中的“踢猫”要不得[N];人民日报;2011年
8 魏文风 王煜 王欣;心理健康离大学生有多远[N];河北日报;2000年
9 北京师范大学 陶红梅 张小方 顾莉莉 洪金侠;“流动的花朵”心理健康状况怎样?[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工作升迁可能对健康反而不利[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2 吴薇莉;成人依恋在社交焦虑障碍(SAD)中的心理表征模型及其在SAD心理治疗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4年
3 韩煊;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琴;三峡水库移民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5 王克华;多囊卵巢综合征易感基因及心理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梅峰;临床心理学视野下的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张小远;人格对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的多因素分析、综合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8 李节;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扬;空军飞行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评价的前瞻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8年
10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艳华;师范大学生社会智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汪琼;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曹杏娥;大学生成人依恋、自尊与爱情态度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段小池;生活事件、情绪调节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王红伟;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许慧;河南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D];郑州大学;2005年
7 林美春;高中生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个性特征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苗;中学生物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实施干预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飞;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93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93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