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评价准则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矩阵
【摘要】:论述了建立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和原则,对影响中小学信息化评价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讨论指标权重的确定与标准化处理的问题,并对量化评价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评价准则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矩阵
【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Hjsk2008-46)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如何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实用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中小学信息化发展.1构建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客观评测和描述当前中小学信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2 刘军跃,徐刚,黄伟九;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高教探索;2004年03期
3 费军,石青,余丽华;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年03期
4 刘嘉;;关于中小学学校信息化指数的初步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喜;潘素华;程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路径[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王静;张丽君;;教学媒体衍变中的大学外语教学[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齐春泽;代文锋;;高校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0年22期
4 张燕;;卫生士官教学与军事教育技术整合的现实意义[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王毓琦;姚晖;;浅析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0年25期
6 周媛;;电视教育的信息化发展趋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7 方振宇;由显斌;;依托学前教育网络资源平台,提升幼师生社会实践能力[J];成才之路;2009年26期
8 宋宝瑜;;农村远程职业技术教育新视角探究[J];成人教育;2008年01期
9 史舒人,马顺贵;浅议信息化教育中的教师网页[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21期
10 相春艳;教育技术在高校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丽娟;;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园园;;高中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调查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志远;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叶成林;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刘世洪;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魏小琳;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价值和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杜方冬;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理;本溪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卜红丽;新课程理念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D];鲁东大学;2009年
3 张大林;民办高职院校实践环节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刘思娟;基于DEA、AHP模型的高校管理信息化水平评价及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曹新跃;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韩瑞雪;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需求差异分析及建设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段贵香;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萍;E-learning平台评价与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储王伟;LAMOST协同工作环境建设与其在天文教育上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学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3L教学模式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彭绍东;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2 费军,陈绵云;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18期
3 费军;;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糊综合评价探讨[J];军事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4 徐勉,王景光;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教育信息化;2003年10期
5 张成洪,高瑾,沈洪波,朱宇红,闫华;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思路探讨[J];教育信息化;2003年12期
6 熊才平;;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朝东;;通过对读者满意度的测评 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徐义峰;徐云青;刘晓平;;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系统的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张青山;乔芳丽;马军;徐伟;;制造业绿色产品评价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高维春;谭旭;黄双龙;罗美苑;;职业素质导向下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7期
5 杨俊凯;构建经济增长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浙江统计;1996年08期
6 吴文林,李霞;消费水平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咨询;2005年02期
7 张益新;梁耀能;;关于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J];经济师;2005年12期
8 王玉翠;;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模糊评价[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王雪华;葛冬雪;;政府门户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孔凡哲;王郢;;我国中小学教科书评价发展的趋势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海;;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2)[C];2005年
2 吴珊;孙丽萍;张福萍;何建平;吕擰;孟光辉;;建筑中水系统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A];2008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交流会暨全国水网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金亮;钱家航;雪梅;;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研究——以云南省武定县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4 刘晓波;;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网络层次分析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晓波;张俊容;;基于ANP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玉娜;李洋;;创建宜居城市的初步探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刘中文;姜小冉;张序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8 舒伟;张晶;严丽平;周铭;;上海市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程瑶;马放;杜大众;王强;;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王仰东;;高技术服务业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初探[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申;如何确立地勘单位评价指标体系[N];中国矿业报;2004年
2 谢世强;国家发改委公布纯碱硫酸清洁生产评价体系[N];中国工业报;2007年
3 通讯员 郑斌;重庆社科院完成市委市政府重点课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香港)会长 桂强芳;避暑旅游与“贵阳指数”[N];贵州日报;2007年
5 吉建;公司输变电工程造价评价指标和造价分析报告通过审定[N];国家电网报;2007年
6 孙昂;我省制定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张毅邋王优玲;我国将启动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N];中国质量报;2007年
8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 于鸿君;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城市创新评价指标体系[N];科技日报;2007年
9 记者 吴跃强;南昌荣膺“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N];南昌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马士龙;北京推出农村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测评方法[N];中国信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地理信息工程综合评价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闫进宏;领导集体的领导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文宗川;生态城市的发展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左莉;高技术产业二次孵化模式及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琳;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任广鑫;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刘凯;提升西安城市竞争力的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王曲元;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程广仁;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肖英;信息保障及其评价指标应用基础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琛;绿色变电站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俊芳;重庆市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测度[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3 庄成杰;我国国民幸福指数的统计测评[D];湖南大学;2009年
4 潘莎;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曹建东;国家创新战略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黄岚;供应商评价与选择信息系统柔性化研究与设计[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红娟;油茶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尤小象;运动休闲产业投资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9 谭涛;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分析与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毛智杰;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输电网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95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95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