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关于科学教育的几点哲学省思

发布时间:2017-07-31 08:35

  本文关键词:关于科学教育的几点哲学省思


  更多相关文章: 科学教育 客观真理性 认识局限性 方法论 人文精神


【摘要】:新时期科学教育(主要指自然科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科学知识教育层面,后现代知识观尤其是科学知识社会学,怀疑甚至消解了科学知识具有的客观真理性。为此,坚持唯物认识路线,认清科学知识被赋予客观真理性因素的机制,是当前科学知识教育应澄清的基本前提;在科学方法教育层面,由于学生个体科学认识存在局限性,所以"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这个凸显人本主义的流行说法,不应成为科学方法教育应该坚持的科学的方法论。应多样综合地运用教师有意义讲授与学生主动探究等多种不同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科学方法意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而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应肯定其具有的人文价值,警惕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对立的倾向。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家庄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科学教育 客观真理性 认识局限性 方法论 人文精神
【分类号】:G40-05
【正文快照】: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当前基础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主要指自然科学教育)的核心思想。而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主渠道的科学教育,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受西方哲学思潮的一些影响,当前科学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较为流行的说法、做法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韩久建;;课堂互动活动有效性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陈爱傼;实现知识、社会和人三因素的平衡与整合——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改革方向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郭法奇;探究与创新:杜威教育思想的精髓[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6 郭法奇;灌输式教育:从怀疑、批判到否定——20世纪西方教育的最大变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7 胡定荣;对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历史、文化与实践的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8 顾明远;对教育定义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9 陆有铨;素质教育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10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马志成;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兰;地理教学中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培养及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彭兴富;论高校德育环境及其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长伟;实践哲学:教育迷惘中的选择[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8 亓英丽;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及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献梓;初级中学德育活动实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杨红;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菁;突破科学教育的局限性[J];中小学管理;1997年10期

2 李宝光;;科学教育的人性追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3 王义遒;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年01期

4 富凯宁;科学教育在澳大利亚[J];中小学管理;1997年10期

5 赵金祁;;科学救国与科教兴国[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7期

6 于万辉;;我国科学教育问题新论[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7 ;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教育》杂志征稿启事[J];科学教育;2011年04期

8 沈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基础及途径[J];中小学管理;1998年09期

9 ;声音[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7期

10 徐文菁;;美国科学教师协会全国年会及启示[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L.皮尔斯·威廉姆斯;刘娜;;法拉第所受的科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彬;付东升;;杜亚泉科学教育实践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熊士荣;肖小明;苟娇娇;;论科学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契合[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李文奎;;英国教育家的科学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杨惠仙;宋振东;;普及科学教育 树立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 改善国民素质[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曲铁华;马艳芬;;论丁文江的科学教育思想与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王嘉毅;梁永平;;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使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张莉;彭蜀晋;;提高科学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效果的思考[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李静雯;韩丽丽;陆真;;科学教育中的ICT素养的培养——2005美国科学教育ICT素养框架图研究和探讨[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于卓;探讨21世纪科学教育[N];科技日报;2001年

2 李莉;科学教育不是作秀[N];文汇报;2004年

3 上海市科协副主席、党组书记 孙正心;青少年科学教育要面向未来[N];文汇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建平;中小学科学教育如何一路走好?[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校长 李昌群;推进科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刘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学教育[N];科技日报;2004年

7 记者 周波;武侯区成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N];成都日报;2006年

8 张振海;科学教育在英国[N];中国妇女报;2001年

9 田建国;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4年

10 杨妤 整理;海飞:普及生命科学教育不可忽视[N];人民政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朝晖;知识与控制:中国古代科学教育的社会学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金京泽;韩国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刚;科学发现学习的认知机制与学习环境建模[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建平;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孙可平;STS教育:挑战与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杨昭宁;学校科技风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曾东;教育与人的现实生命[D];吉林大学;2008年

9 孙大廷;美国教育战略的霸权向度[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太平;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利;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盛礼萍;科学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檀慧玲;赫胥黎科学教育思想探析[D];河北大学;2006年

4 代洪臣;国民政府时期科学教育思想研究(1927-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书伟;对斯宾塞科学知识价值体系的分析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闫虹;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者鹤;阿什比技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述评[D];河北大学;2005年

8 黄道鸣;基于Web的科学教师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晓兰;产业革命后英国科学教育滞后原因探析[D];河北大学;2006年

10 王玉霞;严复科学教育思想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98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98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6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