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中美义务教育择校成因及理论基础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7-08-07 23:20

  本文关键词:中美义务教育择校成因及理论基础之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择校现象 成因分析 理论基础 中国义务教育 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阶段 教育质量 就近入学 教育改革 市场机制


【摘要】: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中美两国都存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可是在制度安排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本文拟对中美义务教育择校的成因及理论基础作以比较,以期对解决我国择校问题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择校现象 成因分析 理论基础 中国义务教育 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阶段 教育质量 就近入学 教育改革 市场机制
【分类号】:G40-059.3
【正文快照】: 中美两国都存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可是在制度安排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历届政府都致力于将市场机制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教育体制当中,极力倡导以择校为突破口进行学校制度改革。相反,我国的义务教育在入学方式上采取的是“就近入学”的原则,严格限制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宝存,杨秀治;西方国家的择校制度及其对教育公平的影响[J];教育科学;2005年02期

2 孟令熙;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合理性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3年09期

3 贺武华;;全球性学校重建运动的背景与理论支撑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4 朱家存;大中城市学生“择校”高收费现象的社会学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5 胡卫,刘国永;基础教育公办学校体制改革的路向及发展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为民;用新制度经济学观点看教育市场化[J];四川兵工学报;2004年02期

2 张铁明;王慧;;制度缺位:我国教育将付出的巨大成本——加入WTO后过渡期的警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周游;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的教育经营——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透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4 曹严礼;我国高等教育信贷供求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03期

5 陈家楠;关于名校办民校的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李桢,郑长利;八十年代以来英国的基础教育自由化[J];吉林教育科学;1999年10期

7 杨东平;;“公平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J];江苏高教;2007年01期

8 余秀兰;;教育改革与教育公平[J];江苏高教;2007年01期

9 张会兰,张春生;西方国家教育市场化理论及形式述评[J];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04期

10 简敏;;对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文东茅;闫凤桥;鲍威;;首都高等教育质量调查报告[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于莲洁;;公开 公正 公平——高招录取工作永恒的主题[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叶正波;教育议事会:一个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金龙;教育公正新解[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秀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教育制度安排[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全军;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研究(1978-2005)[D];复旦大学;2006年

7 李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唐晓娟;美国择校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赵磊;公益信托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志武;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研究[D];汕头大学;2002年

2 陈忠斌;高等教育融资的制度安排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伟;我国公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及其优化方略[D];河海大学;2004年

4 张家友;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及其分担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映;英国“直接拨款公立学校”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丽霞;中小学校教育成本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建俞;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执行的系统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曹振纲;中国公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市场与政府职能[D];西北大学;2004年

9 贺武华;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理论解释[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任秀云;华北某县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谌启标;尼尔·波兹曼学校批判与学校重构理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任佳;国际中小学管理研究热点述要[J];基础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3 程晓樵;“择校”政策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中国与欧美国家的比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郭向华;教育竞争的社会学审视[J];教育评论;2001年03期

5 尹玉玲,王莉;论政府教育投资的结构性失衡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2年09期

6 刘宇舸,李丽霞;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制度的分析——从中小学生“择校”现象想到的[J];教育探索;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锺金岳;南昌西山沼泽的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S1期

2 王宗健;地理解题方法浅析[J];成人教育;1987年02期

3 大可;;商经系学生农村经济调查报告获全国性奖励[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4 张文合;;青海省工业布局及战略构想[J];科学经济社会;1988年05期

5 程小莹;钟亚平;;整治经济环境的理论思考——全国高教系统经济学术研讨会记略[J];教学与研究;1989年01期

6 何晓群;肉猪生产波动的成因分析[J];统计研究;1990年01期

7 蔡泽深 ,赵中社;“三角债”成因分析与对策选择[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8 李宛桐 ,李明清;腐败现象的成因分析及控制手段[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9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九○年总目录[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10 吕平;;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念变化的成因分析[J];民主与科学;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根绪;沈永平;程国栋;;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与成因分析[A];21世纪中国水文科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方法——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2 陈宏民;;短缺经济的成因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3 顾才群;徐裕兵;;如东县荒地资源的现状与开发利用对策[A];中国土地学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4 任振球;;1905年上海特大风暴潮的成因分析[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5 陈汉林;方大钧;郭亚滨;谈晓冬;殷苏杭;;塔里木板块中生代磁性特征和成因分析[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6 廖怀哲;;极隙VLF波活动特征的成因分析[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郭原生;孙淑荣;;北祁连西段超基性岩特征及纯橄岩成因分析[A];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8 姚力;彭献初;马学荣;马向东;;20g中压贮气罐修后复检超标缺陷的分析与处理[A];第四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9 陈引川;吕宏军;王琨;;城市防洪设计水位计算方法的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998年全国市政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魏作安;金小萍;;蔗头山北段滑坡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阳 王勇 本报记者 朱谦;西安为何“热”借读[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李光;我省森林火灾成因分析[N];云南经济日报;2000年

3 五河县第三中学 于传玉;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N];安徽日报;2001年

4 李海海;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成因分析(上)[N];国际商报;2001年

5 李海海;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成因分析(下)[N];国际商报;2001年

6 记者 叶辉 教育信息报记者 邓威;宁波北仑区实行骨干教师流动制[N];光明日报;2001年

7 贾振东;直击“择校潮”[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8 本报记者 王淑军;高中教育如何走出瓶颈[N];人民日报;2001年

9 刘筱霞;网点增大成因分析[N];中国包装报;2002年

10 张立民 陈小林;虚假财务报告成因分析(一)[N];中国财经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鸿兰;黄河内蒙段凌汛成因分析及封开河日期预报模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年

2 陈朝龙;中国国企低效率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3 张建杰;农户收入结构变迁及其成因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孔庆云;生态脆弱区森林资源及其管理综合分析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侯超惠;论中国的货币政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刘伟;厄尔尼诺事件多因素成因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7 张殿发;GIS支持下的吉林西部平原土地盐碱化研究[D];长春科技大学;2000年

8 左文U

本文编号:637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37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4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