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从“教育学中国化”到“中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08-13 15:06

  本文关键词:从“教育学中国化”到“中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学中国化 中国教育学 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 教育学发展 研究方式 研究者 思维方式 教育学研究 研究传统


【摘要】:"教育学中国化"是教育学在中国特殊社会和时代背景下的独特发展之路,有其历史的正当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教育学中国化"前提假设、研究路径、研究方式中存在的矛盾和割裂以及由"教育学中国化"研究传统所导致的研究者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的集体无意识,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学发展的瓶颈。只有走"中国教育学"的原创发展之路,才能使中国的教育学真正实现与世界教育学的对话与接轨。
【作者单位】
【关键词】教育学中国化 中国教育学 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 教育学发展 研究方式 研究者 思维方式 教育学研究 研究传统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从二十世纪初引进日本式的赫尔巴特教育学,,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引进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再到解放后大规模引进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就像一个走进“鬼打墙”的孩子,忙乱地走过三个大同小异的圆环之后,依然走不出“引进”的怪圈,并由此孕育了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J];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2 吴黛舒;;繁荣背后的反思:中国的“教育学本土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海婴;论中国建筑中虚形空间的意义[J];安徽建筑;2001年02期

2 张家军;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乐先莲;;比较教育和社会学的关系史及其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4 王洪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吴水澎;对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年02期

6 周会娟;从一元到多元:教育研究范式的反思与展望[J];成人教育;2004年04期

7 孙施文;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规划再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4年01期

8 孙施文;关于城市规划教育改革与思索[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03期

9 杨进;基于本土的教育理论原创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柳海民;林丹;;困境与突破:论中国教育学的范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永平;;教学与更新教育观念的必要性[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茶世俊;;教育政策的权力分析刍议[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王中江;;进化主义与中国近代的保守、渐进与激进[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5 郑卫新;;从方法论角度探讨我国音乐教育学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晓原;文化生态演化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流变[D];苏州大学;2001年

2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周颖刚;中国股市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刘贵福;钱玄同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王晖;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文体流变论[D];苏州大学;2002年

7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8 付长珍;宋代理学境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曼莉;大学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审视[D];湖南大学;2007年

2 谢晓军;校本课程价值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3 李良刚;论熟练型教师的专业提升与自我超越[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周一鸣;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的困惑与追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堂斌;建构认知结构,增强主体意识——开放式文言文教学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郑家为;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9 舒畅;丁文江的科学思想及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周丽;社会变革·法治进程·法治道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容中逵;当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借鉴问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周谷平,徐立清;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吴黛舒;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本土反思[J];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4 赵昌木,徐继存;我国课程改革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智慧;我国社会转型对教育研究主题变迁影响之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内动态[J];课程.教材.教法;1988年02期

2 李道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问题探讨——中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学术讨论会侧记[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年02期

3 安平;;“教育与人”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9年03期

4 陈元晖;中国教育学七十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5期

5 王坤庆;论教育学史研究的基本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1991年06期

6 张会军;禹志兰;;对师范院校学生厌学教育学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1992年06期

7 王智新;杨耀禄;;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8 丁有宽;;爱心是根科研是本[J];四川教育;1992年05期

9 王坤庆;;“教育学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年03期

10 ;陶大镛慷慨论教育——不能变成“金钱面前人人平等”[J];理论观察;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明道;;师范学校开设“陶课”的必要性[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2 牟艳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论坛组委会[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叶立新;舞蹈在生命中踊跃[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檀传宝;教育学研究的蛋与鸡[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金文;《小学写字教学手册》问世[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李吉林;目标与执著[N];光明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李德金;聪明才智献人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记者 朱振岳;构建少儿校外教育课程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王黎红;为了建设更加强大的国防[N];法制日报;2001年

8 记者 顾淑霞;“2001中国教育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N];科学时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王淑军;让农民的孩子上好学[N];人民日报;2001年

10 李庚靖;教育学科建设的新发展[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史成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早期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长伟;实践哲学:教育迷惘中的选择[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涂渊;第三次教育理论革命[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静;1901-1940年中国教育哲学研究的历史演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尹沁菲;大学英语教材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原永新;教育理论的学派归宿[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钱婷;研究性学校变革背景下教育学者生存方式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全;教育、技术与社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67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67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e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