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多媒体学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07:10

  本文关键词: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多媒体学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媒体学习研究 认知心理学 心理学视角 工作记忆 学习者 认知负荷 实证研究 言语信息 认知理论 长时记忆


【摘要】:在多媒体学习研究的历史进程中,认识心理学视角下的多媒体学习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它以认知科学为基础,力图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来探讨多媒体对学习的影响,产生了大量的理论、原则与模型。对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多媒体学习研究进行回顾,有助于把握正在兴起的第三代多媒体学习研究的方向,从而推进多媒体学习研究的演进历程。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研究 认知心理学 心理学视角 工作记忆 学习者 认知负荷 实证研究 言语信息 认知理论 长时记忆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7JA880056) 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B-a/2006/01/017)
【分类号】:G434;G442
【正文快照】: 在个人知识和集体知识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媒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没有媒体,教育是不可能的。”[1]在Sama-ras等学者看来,多媒体研究至今已历经三代:第一代主要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研究“学习者如何整合并利用所呈现的言语信息和视觉信息”;第二代主要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群;论习得性失助在教育活动中的负面影响及防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耿德红;;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英语素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相华利;论译者对翻译的操控现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吴冬芹,周彩英;浅析沉浸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5 谢璞,胡敏;试论物理教学方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6 胡安琦;论体育教学中的思维[J];安徽体育科技;1998年01期

7 杨晓军;;体育教学中社会认知规律的应用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5期

8 韩琴;胡卫平;周宗奎;;国外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9 邓玉,孙乔,刘东辉;“罗斯法”在普通高校跨栏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及其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10 关学雷,王智明;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中足球意识的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甘国平;;科普资源利用与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培养[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2 王丽萍;;概念图的理论及其在化学复习中的应用[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胡婉媚;王洪明;;荆州部分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动力的调查与分析[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4 邰丽萍;;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礼仪课程整合的模式探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静;;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材取样分析与编写问题探讨[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张丁;黄益明;;聋生的社会交往障碍和构筑聋生适应社会交往的良好心理基础[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静;情境问题教学对学生数学认知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赵娟;初中代数学习困难生认知特征及干预措施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5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兄;基于图式的数学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晓平;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马莉;运动技术理念的隐喻与诠释[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远光;中学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康午生;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形成与训练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英翠;教育生态环境中的文化生境[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魏峰;大学生人格五因素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浩;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戴风明;苏北农村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01年

7 郭德红;论教学论学派[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高彦文;中美中小学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潘龙刚;语感、语言意识与语文教学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秦喜超;现代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统先;按照学习心理,改进教学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3期

2 李汉松;王充《论衡》中的心理学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3 陈汝懋;现代西方的学习理论简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4 邓炎昌;谈美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1982年01期

5 刘恩久;德国心理学现状[J];心理科学;1982年04期

6 邵瑞珍;;布鲁纳教学思想浅介[J];湖南教育;1982年02期

7 谢尔登·斯特赖克;顾晓鸣;;社会心理学:趋向、评价和预测[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2年02期

8 陈汉标 ,卢廷柱;心理学与科学技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9 彭聃龄;行为主义的兴起、演变和没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10 丘仰霖;当代研究心理的两种途径——信息加工模式和单细胞活动机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善;;21世纪的前沿学科——信息加工心理学[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2 杨斌;张侃;;外部表征对人信息加工能力影响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3 王大华;李茵;申继亮;;关于成人期认知适应性指标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程素萍;;元认知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俞晓琳;;整合论的认知代数方法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韩凯;;元记忆监控功能研究的进展[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游旭群;杨治良;;表象旋转加工子系统特性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肖春斌;;体育系男生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元认知训练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王健;朱祖祥;;猜测对分散空间注意条件下视觉特征错觉性结合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漆书青;戴海崎;胡竹菁;丁树良;孙娟;文剑冰;;新思路 新范型——实质心理学与心理测量模型的结合[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夏翔;拿来主义——心理图书的另一种生存[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中国工程院院士 韦钰;要研究学习的科学[N];光明日报;2001年

3 丁道群;一部通古今中外的心理学史力作[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张结海;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N];社会科学报;2002年

5 高文;《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策划由来[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李亦菲;自适应学习有哪些基本概念[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杨静雅;发掘孩子的感知潜能[N];经济参考报;2003年

8 叶子;美国经典心理学教材《心理学与生活》推出中文版[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李红;人到底有没有“第六感”[N];科技日报;2004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冯棉;基地建设扛起大旗[N];社会科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漆昌柱;羽毛球专家—新手在模拟比赛情景中的问题表征与运动思维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2 贾林祥;认知心理学的联结主义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芸;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宋耀武;有意遗忘过程中认知加工机制及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5 聂晶;内隐学习的动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君;基于多重线索概率学习范式的不确定条件下概率判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胡霞;认知语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肖壮伟;基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9 郑葳;教育心理学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桢;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怡桂;刚体力学ICAI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范连义;心理图式与阅读理解[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延兵;译者在处理文化类敏感文本中的作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李勇;[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5 刘建宁;基于新时期教育思想的网络教育软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吕玉娟;英语词汇习得与词汇教学——从认知学的角度看英语词汇教学法[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邬易平;元认知思维在英语口语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8 吴梅;建造词汇网络——词汇学习的认知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焱;高中生学习物理规律的认知策略探索及其训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朱福胜;数学观、认知心理与数学学习[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705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705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6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