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高校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03 13:23

  本文关键词:高校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教学楼 交往空间 设计原则 空间形式 高校建筑 共享空间 建筑物 参与性 屋顶花园 交往场所


【摘要】:高校教学楼内交往空间的设计成为现阶段高校建筑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从高校交往空间在教学楼中的整体性设计,以及交往空间形式的多样化、学生的参与性等方面,探讨高校教学楼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为探索未来高校教学楼内交往空间的理想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高校教学楼 交往空间 设计原则 空间形式 高校建筑 共享空间 建筑物 参与性 屋顶花园 交往场所
【分类号】:TU244.3
【正文快照】: 深圳大学覃力教授在他的文章《博学不穷笃行不倦》中说:“尽管交通工具的更新缩短了时空距离,但是人们在移动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却是越来越长。信息愈发达,愈是需要交流。[”1]处于时代潮流前沿的高校学生,对信息的渴求更是强烈,朝气蓬勃但又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更需要情感上的交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琪,亢智毅;大学空间的本源——“院”[J];华中建筑;2004年01期

2 李军,张娅薇,陈小辉,吴先德;新时期校园规划设计新理念的探索——以顺昌富州国际学校为例[J];华中建筑;2004年04期

3 王巍;亚历山大的“无名特质”[J];建筑师;2003年04期

4 符高翔;袁犁;;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模式探讨[J];山西建筑;2006年20期

5 张奕;刍议中国当前大学建筑理论研究[J];建筑学报;2005年03期

6 涂慧君;吴中平;叶青青;;城市设计导则应用于大学校园整体设计——以三个案例探讨其操作方法[J];新建筑;2006年03期

7 覃莺,覃宣;在我国现代大学校园规划中使用公众参与方法的意义[J];中外建筑;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玲玲;王健;;使用后评估和公众参与设计——建筑设计民主化的新途径[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于华;高伟;周芳芳;;关于基地修整相关问题的探究[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土木建筑篇 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卡;城市设计过程保障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姚准;景观空间演变的文化解释[D];东南大学;2006年

3 邱建伟;走向“天人合一”[D];天津大学;2006年

4 汤朔宁;大学校园生活支撑体系规划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陈晓恬;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D];同济大学;2008年

6 李宁;建筑聚落介入基地环境的适宜性[D];浙江大学;2008年

7 周博;行动的乌托邦[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粟憬维;地方历史文化博物馆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2 毛振海;现代大学校园人文内涵的解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3 刘泱;“教育产业化”进程中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若干新问题初探[D];清华大学;2004年

4 张威;包头东河区北梁旧城改造理论与实践[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5年

5 王晖;广西融水县村落更新实践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吴丽佳;历史街区小规模渐进式更新[D];重庆大学;2005年

7 杨艺红;高校绿地景观文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刘海滨;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何一;高校校园景观营造方法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10 朱烈强;现代城市开放空间景观布局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逸湖 ,宋泽方;我国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若干问题的探索[J];建筑学报;1985年11期

2 崔岌峰;;旧城改建中继承发扬社区传统与地方风格初探[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4期

3 李卓彬;北京大学理科教学楼群设计[J];建筑学报;1987年06期

4 王天恩;夏绍光;;大同市云中大学设计方案竞赛评述[J];山西建筑;1987年01期

5 雷翔;;青年居住方式与青年住宅形态[J];新建筑;1987年02期

6 宋泽方;;生活街道的复苏——居住区步车共存道路规划问题[J];世界建筑;1987年04期

7 余柏春;山城居住小区的个性塑造[J];城市规划;1988年04期

8 胡宝哲;现代商业环境的功能与构成特点[J];建筑学报;1988年03期

9 龚蓉芬;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校园规划[J];建筑学报;1988年03期

10 阮仪三;王建强;;校园环境设计[J];时代建筑;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苑;刘管平;;梅州客家民居探索[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2001年

2 马司安;;营造城市居住生活区的心理环境[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亚男;;谈适应时代发展的校园环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余慧;钱才云;;居住建筑群体中交往空间的创造[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黄健;吴存华;李凌高;赵燕青;;人性化住区环境的营造——论住区中庭院环境的设计[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林涛;;关于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浅谈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规划设计构思[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蔡烈海;;永清庭园景观规划设计与营造[A];武汉园林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张广东;;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生态建筑、绿色建筑[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下册)[C];2004年

9 汪彬;卫丽亚;;传统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发展观——用空间和场所理论指导校园环境建设[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10 赵舰;;对居住区中交往空间的几点思考[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人;要重视城市文化场馆建设[N];科技日报;2002年

2 何立松;新信息技术与社会交往[N];学习时报;2002年

3 正非;亲情住宅浮出水面[N];北京日报;2003年

4 娄立平;亲情社区——人性化的回归[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5 ;大学城独创“生长”新理念[N];广州日报;2003年

6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处长孙克放;策划创意与设计整合[N];中国建设报;2003年

7 马克;设计高品位住宅小区[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8 曹盛洁;中西居住文化差异与融合(上)[N];经济观察报;2004年

9 罗华;重视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N];中国花卉报;2004年

10 肖伟胜 王书林;从知识“容器”角色中解放出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远;歌剧《白毛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奕;高等学校交往空间及其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2 谢雅萍;互联网传播与闽台交流[D];福州大学;2002年

3 刘常义;高校交往空间体系整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荆治国;居住建筑外环境分析[D];郑州大学;2002年

5 刘晋川;城市中介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6 张隽;办公建筑中的第三空间——休憩交往空间[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田燕;现代大学生公寓空间形态与环境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孙磊磊;高校交往空间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9 陈鸿;城市居住小区邻里交往空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10 赵勇;高校教学综合体设计与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85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785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a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