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从功能到存在: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9-16 04:30

  本文关键词:从功能到存在: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师生关系 功能性师生关系 存在性师生关系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以满足外在社会需要的功能性关系。存在性关系是把师生放在"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学生的人"的视域中从多种维度分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关注人身心发展的完整性;关注师生人格的平等性;关注交往过程的教育性。存在性师生关系建构的策略是:教师要全面了解和发现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重构自我意识;师生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平等对话。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师生关系 功能性师生关系 存在性师生关系
【基金】: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改下发展型教师文化理论建构与实施对策研究”(课题编号:0610005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56
【正文快照】: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的独特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1](P133)。师生关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米庆华;;对藏族牧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3 陈静;;民族地区高师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张立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推进创新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李海艳;;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李海艳;;《现代教育管理专题》课程教学反思[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8 蔡翥,石侃;挑战与对策:网络社会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梁贤艳;吴淑娴;;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投资的根本性决定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10 房列曙;;高师院校历史本科创新教育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伟;;聚焦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棠湖中学“三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南卷)[C];2012年

2 滕曦;;《Final Cut Pro入门与应用》实践教学课程浅谈[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蓝建;;应重视二十世纪下半期以来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关于教育的历史转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5 林雪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青少年科普期刊编辑论[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雷小生;;用改革发展的眼光审视高校育人理念的嬗变[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胡洪羽;彭蜀晋;;从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窥探课程改革取向[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贺素芝;;从教师成长的角度谈教育价值[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史建福;;“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模式[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李福军;周云;;试论孔子善于施教思想与“以人为本”[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颖;网络英语学习生态系统中的教师作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刘会贵;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玲丽;上海体育学院专项俱乐部开展现状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范娟;对初中主观学业弱势学生进行期望教育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sノ,

本文编号:860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60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a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