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试图对父母婚姻状况、家庭子女数、父母的文化及工作单位等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量化的研究。通过对北京某大学6165份有效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的多种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
【关键词】: 家庭因素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级课题《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及相关因素研究》(批准号:BBA070015)子课题《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成果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家庭是塑造人格的基本环境。不少研究表明家庭中的各种构成因素会影响个体的人格表现和个体的心理健康[1-5]。然而受研究具体对象、内容和方法不同的制约,各种相关研究的具体结论也有很大区别。如Millikan[2]等人用爱森克人格问卷,发现家庭的作用和大学生的抑郁有显著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成玉;;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实证分析与疏导方案[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李荣;史宝林;王雪涛;;独生与非独生医学生卡特尔人格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海荣;家庭因素对医学新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自尊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亚萍;田苑;刘灵;马新欣;邓永宁;;302名医学生创造力及个性特征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张红;林梅;沈旭慧;史平;;独生子女护士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王凌志;季颖;;我国临床医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现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4 刘合乙;;本科护生应对逆境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2年05期
5 郭建康;李晶;;高等师范学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6 刘亚平;高雪;;独生子女护士个性特征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年12期
7 陈翠玲;冯莉;王大华;李春花;;成年独生子女自尊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二者间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3期
8 田茜;范秀珍;孟珠;吕菲;;护理大专生应对逆境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年05期
9 张宇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SCL-90评分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韦莺;广西高职生社会技能、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杨;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林雪;大学生生命控制感、应对方式和社会适应力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齐艳波;医学本科生人格特质与考研成败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郑斌;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心理健康、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6 莫莉丽;中医药大学生医德教育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祚山,唐加祥,赵楠;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张小远;肖蓉;;军校大学生自尊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4 李志红;某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5期
5 富景春,李凤英,王文瑞,塔娜;不同专业大学生SCL—90测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6 答会明,李梦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7 孔庆蓉;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家庭关系的研究[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8 张晓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张晓文,吴胜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收入及自我评价的相关性研究[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付建中;两所师范院校学生16种主要人格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娟娟;青少年学生的自尊、自我和谐和网络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连玉;;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许斌;邱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3 荆爱珍;盖海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探微[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年11期
4 王丽燕;;考评制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年01期
5 邢咏梅;;青海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6 白旭华;席雪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欧阳金花;;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年03期
8 魏莉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10期
9 王奕威;;浅谈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系统[J];丽水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吴苹;;试论需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谢畅;;从高校辅导员角度谈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心理健康[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魏义梅;;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福军;王晖;施昕强;;归因风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纪宏;;性教育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张宏如;陈锡林;;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索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杨莉;胡竹菁;;上大学前、后生活事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徐晓波;;大学生害羞的现况与应对策略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王建中;马喜亭;赵新;;军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海华;两成大学生 心理需“跨栏”[N];温州日报;2005年
2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3 王 晖;大学生你的心理健康吗?[N];河南日报;2004年
4 刘琼 朱玲枫;大学生,,您的心理健康吗?[N];扬州日报;2005年
5 记者 徐敏;大学生担任“心灵观察员”[N];解放日报;2006年
6 缪海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期待更多关注[N];无锡日报;2005年
7 苏福;吉林边防总队医院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秦乐乐;淮工500心理委员解“心结”[N];连云港日报;2010年
9 高虹 季帅;扬州多渠道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丹;政协委员呼吁:学校教育莫忘“心理健康”课[N];榆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3 陈妙;台湾地区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现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江宇;家庭社会化视角下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8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阳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曾荣侠;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3 许维素;大学生动物意象呈现及整合规律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原永滨;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分析与思想政治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林琴;大学生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路翠萍;大学生思维方式、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7 严晓静;个人特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张萍;湖南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学习动机、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军;大学生网络成瘾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10 李成齐;大学生归因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78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78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