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新取向——从教育现象学谈起
本文关键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新取向——从教育现象学谈起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现象学 生活经验 教育技术能力 能力发展 教师教育 新取向 技术能力培训 反思性 生活体验 范式
【摘要】:本文运用教育现象学思想反思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发展现状,提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要实现从培训到发展的转变,以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应有的取向。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现象学 生活经验 教育技术能力 能力发展 教师教育 新取向 技术能力培训 反思性 生活体验 范式
【分类号】:G434;G451.1
【正文快照】: 一、教育现象学: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1.生活经验——教育现象学的逻辑起点现象学从广义上而言,是科学性的,因为它是对其主题内容,对我们的生活经验进行的系统的、清晰的、自我批评的和主体间性的研究。[1]生活经验是教育现象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现象学通过引证我们直接普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书贵;谈谚语[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2 叶步青;英语谚语特点初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3 任愫;诗人的修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秦兆基,朱子南;谈谈命题作文[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4期
5 鲍宗豪,刘文放;简论道德的客观标准[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6 郑临川;闻一多先生说唐诗(续)——纪念一多师诞生八十周年[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1期
7 陆明德;几何光学教材教法中的几个问题(续)[J];江苏教育;1980年12期
8 夏吉仁;;指导小学生自编应用题[J];四川教育;1980年04期
9 王黎;;创作必须从生活出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10 朱家驰;;漫谈陶诗的艺术表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文凯;张志刚;;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例谈[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2 韩凤海;陈艳杰;;怎样消除中学生的作文障碍[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3 何景贤;;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活动[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4 李喜初;;试论《易经》符号系统的推理规则[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5 何秀煌;;记号的性质及其人性意义——记号人性论与情理同源论[A];第一届、第二届东亚符号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1998年
6 王兴尚;;张载心学通向实学的路径[A];“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樊昌生;;浅析传统建筑与环境结合[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8 梁务英;;21世纪老年人健康护理对策[A];危重病人监测、急救技术与基础护理暨21世纪护理理念发展与资源开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郑敏;;鼠药中毒患儿继发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A];第七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岳永华;陈会昌;;儿童2岁时的亲子依恋与其4岁时问题行为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泉;性生活时不妨留点尿[N];江苏科技报;2000年
2 雷冬梅;学习观的三个转变[N];社会科学报;2000年
3 杨扬;九十年代文学重估[N];文学报;2000年
4 上海市延安中学 孙丹青;高中生喜欢什么音乐?(待续)[N];音乐周报;2000年
5 ;欲以成败论英雄[N];中国经营报;2000年
6 刘志琴;人文科学应有怎样的改革思路[N];北京日报;2001年
7 罗克;避免孩子养成虚拟人格特质[N];福建科技报;2001年
8 记者 陈志江;日本青少年犯罪出现新动向[N];光明日报;2001年
9 康云清;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N];光明日报;2001年
10 $$记者 杨荣 宋言荣 杜弋鹏 苗家生 $$通讯员 姜晓光 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戴晓华 记者 曹继军 郑晋鸣;怎样用好新教材[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钟丽茜;回忆与存在[D];浙江大学;2005年
2 陈雨亭;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辉富;教育研究的现象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徐改;成功职业女性的生涯发展与性别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珊;引入现实生活背景的初中物理教学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单美贤;虚拟实验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卫华;反省与心理健康之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郭益凤;翻译中的英汉词汇语义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潘梅芳;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西方形象[D];暨南大学;2003年
6 吴芳;汉俄成语对比及翻译[D];黑龙江大学;2003年
7 王丽;儿童的审美情感与儿童艺术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丽;论平面设计中的图形符号及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文燕;《到灯塔去》中的女性意识[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肖巧朋;论《闲情偶寄》的休闲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34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3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