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论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17-09-28 13:18

  本文关键词:论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


  更多相关文章: 科学教育研究 科学教育改革 现状 结合方法 目标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愈加严格,如何通过教育来实现国家的富强和复兴已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部门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并就如何将二者密切的连接起来共同为教育服务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教育体育局;
【关键词】科学教育研究 科学教育改革 现状 结合方法 目标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前言:科学教育是我国以及世界上长期以来共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应用与分析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科学教育的研究来促进科学教育的改革,另一方面,在科学教育改革的同时又可以发现科学教育研究中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完善科学教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磊;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建平;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晓华;;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教育的路向[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苏瑞莹;;人的发展视阈下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3 林奇;;英语创新教育模式下的协同课程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17期

4 金梅;高飞;马勇;;基于ICF构建特殊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与内容[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进宝;;高校人才培养视角下的科普场馆教育人员专业能力[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2 阎乃胜;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曹小琴;面向“两化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暴龙;当前古文教学实践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晓华;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教育的困境与发展路径[D];南昌大学;2010年

3 郝亭亭;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赵睿;基于STS教育理念下的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5 张甲子;人文视野下的大学教育:从纽曼到赫钦斯[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晶;基于QFD的酒店管理专业(高职)课程设置优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婷婷;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8 潘宗华;高等教育中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3年

9 唐楠;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年

10 宋钰;儿童真理之爱的生活体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平原;西潮东渐与旧学新知——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孙伟平,李志军;思维方式: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深层探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3 吴国盛;技术与人文[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4 马勇军;科学课程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许应华;林长春;;加拿大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温荣;;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曹克广,王纪安,廖先芸;从国外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设置得到的启示[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8 刘启静;中外教师培养的教育课程设置比较[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5期

9 曲铁华,王健;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发展嬗变及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6期

10 曲铁华,李娟;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缺失及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健智;综合与分科科学课程的标准和实施结果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王秀红;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宇;我国初中综合课程实施现状与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婉婷;综合科学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波;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玲玲;初中综合科学课程开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范雪媛;综合科学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延军;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玲;探索浙江综合科学课程实施的动力与羁绊[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凌朝霞;澳大利亚“教育专业标准运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海燕;贵州省高师院校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些问题与探讨[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英豪;;美国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情况和问题[J];化学教育;1993年04期

2 熊士荣;康雪君;;科学、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刘克文;;对我国近现代科学教育价值缺失的反思[J];教育科学;2009年01期

4 丁邦平;;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纪要[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4期

5 张璇;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对中国的启示[J];宁夏教育;2003年06期

6 J.克里格;W.沃西;向真;;促进科学教育的全面改革[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1年01期

7 韩华球;李红霞;;关于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趋向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3年03期

8 徐杰;;第二届全国幼儿科学教育研讨会综述[J];幼儿教育;2006年09期

9 ;收获的季节——全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综述[J];科学课;2007年01期

10 Jonathan Osborne;Sara Hennessy;贾义敏;;科学教育与ICT角色文献综述:使命、问题与未来的方向[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宝山;;欧美国家开展科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韦钰;;科学教育和综合国力——架构科学与教育之间的桥梁[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白岩;;博物馆可动手展览与青少年科学教育[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江光华;;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怪现象[A];衢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5 张诗超;;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全过程[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牛建民;;化学史教育对促进中职生科学本质观的研究[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黄炜;王晓巍;;科学观的嬗变与中学化学教学改革[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卞祖武;赖肖冰;邱伟华;;培养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小学科学教师——江西省小学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姚功清;;浅谈科学探究心理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10 丁邦平;;科学教育(学)学科建设三题[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工程院院士 韦钰;培育创新文化不能缺位科学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朱广菁;韦钰: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瞄准5~12岁[N];大众科技报;2005年

3 韦钰;科学教育评价的国际发展新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翟立原;第五讲: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N];科技日报;2007年

5 记者 陈江;韦钰院士在邕作科技报告[N];广西日报;2006年

6 记者 李琦琨;贵州制定三套方案提高全民科学素质[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7 记者 陈怡;提高科技教师素质任重道远[N];上海科技报;2010年

8 记者 董沛;只有极少人才能在目前的基础教育下成功[N];工人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翟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改革我国科学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N];人民政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文礼;20世纪美国中学科学教育的发展与变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蔡其勇;小学科学课程的科学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王晶莹;中美理科教师对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发俊;社会语境与公众科学素养测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金京泽;韩国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可平;STS教育:挑战与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韦冬余;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彭成;科学文化与中国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俊娜;我国科学教育中科学史教学的相关思考[D];河南大学;2007年

3 何振丽;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模式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传信;后现代科学观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8年

5 朱汝葵;着眼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材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莎;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与实践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金多广;美国两次科学教育改革的HPS背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科学观的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熊艳;中英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慧芳;中美科学教师职前教育的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36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36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e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