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建构主义教学论与高中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03:36

  本文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论与高中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建构主义教学论 高中新课改 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专业素质培养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形成,国家迫切需要高中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切实承担起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国民的重任。2004年,以建构主义为主要理论基础的高中课程改革拉开帷幕。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成败。这必然需要针对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教师专业素质进行培养。由于教学是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论对于指导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质培养需要以建构主义教学论为指导提出培养对策。建构主义为指导的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培养教师专业素质的教师教育存在哪些问题?教师职前培养应该如何以建构主义教学论为指导提出培养对策?本研究围绕这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研究。论文共分为四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概括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及基本特征,并分析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第二,首先分析教学论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行阐述,并探讨建构主义教学论与高中新课改的关系,分析建构主义教学论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质要求。 第三,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笔者对江西省的五所具有代表性的高中的调查研究,分析高中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并分析职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 第四,以建构主义教学论为指导,针对职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主要围绕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理念的更新、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过程的改善、教学制度的完善和人文环境的营造等方面。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论 高中新课改 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专业素质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5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引言9-18
  • 一、问题的提出9-10
  • 二、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10
  • 三、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10-13
  • (一) 研究现状10-11
  • (二) 文献综述11-13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3-14
  • (一) 研究思路13
  • (二) 研究方法13-14
  • 五、本研究的核心概念14-18
  • (一) 高中新课改14
  • (二) 教师职业素质与教师专业素质14-16
  • (三) 教师专业素质培养16-17
  • (四) 建构主义教学论17-18
  • 第一章 高中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素质18-33
  • 第一节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18-19
  • 一、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18
  •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18-19
  • 第二节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基本特征19-22
  • 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19
  • 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19-22
  • 第三节 高中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22-33
  • 一、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人文精神22-23
  • 二、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专业理念23-26
  • 三、新课程要求教师完善专业知能26-33
  • 第二章 建构主义教学论与教师专业素质33-40
  • 第一节 教学论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33-34
  • 一、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33-34
  • 二、教学论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34
  • 第二节 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基本思想与特征34-37
  • 一、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基本思想34-36
  • 二、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基本特征36-37
  • 第三节 建构主义教学论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质37-40
  • 一、建构主义教学论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37-38
  • 二、建构主义教学论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质要求38-40
  • 第三章 高中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40-56
  • 第一节 高中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40-49
  • 一、人文精神方面40-42
  • 二、专业理念方面42-46
  • 三、专业知能方面46-49
  • 第二节 高中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因素分析49-56
  • 一、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49-50
  • 二、教育理念滞后50
  • 三、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陈旧50-53
  • 四、教学方法缺乏有效性53
  • 五、教学制度欠完善53-54
  • 六、优良人文环境的缺失54-56
  • 第四章 建构主义教学论指导下的教师专业素质的职前培养对策56-66
  • 第一节 贯彻教师职前培养的基本原则56-57
  • 一、时代性原则56
  • 二、主体性原则56-57
  • 三、专业性原则57
  • 四、实践性原则57
  • 第二节 建构主义教学论指导下的教师职前培养的具体对策57-66
  • 一、确立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规格57-58
  • 二、更新传统教师教育理念,培养教师现代的教育理念58-59
  • 三、构建科学的教师教育课程,完善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59-62
  • 四、开展以学习者主动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培养教师的学习能力62-64
  • 五、完善教学制度,保障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质量64-65
  • 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培养教师的人文素质65-66
  • 结语66-67
  • 参考文献67-71
  • 附录71-76
  • 后记76-77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参与导师课题情况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素云;;走进生活中的地理——谈中学乡土地理案例教学的实施[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3期

2 贾艳玲;;浅谈高中数学中的变式教学[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

3 郭倩;;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的应对[J];文教资料;2008年03期

4 袁海军;;高中“文理分科”将如何取消?[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年02期

5 朱宇;;论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改之关系[J];湖北招生考试;2009年12期

6 石峰;;四川教师应如何应对高中新课改[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1期

7 朱莉琴;;从高中新课改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10年56期

8 范秋明;;高中新课改对高中学校管理的新挑战[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9 张彩厅;;高中新课改背景下集体备课的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郭玲;廖文斌;;新疆南疆普通高中少数民族教师现状调查[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丽媛;建构主义教学论与高中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林庆金;高中新课改中语文教师适应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名海;困境与对策:高中新课改历史学科学习方式改变的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启红;基于WEB《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系统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纪宝光;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45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45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1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