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习中“学生自由”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09:30
本文关键词:探究学习中“学生自由”的研究
【摘要】:学生自由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自主状态,是自由能力、自由精神、自由人格的统一。不管他们的智力、年龄、性别的区别,他们始终拥有按照自己的决定和计划行事的权利、义务;自由的大小取决与其自主行事的能力大小。将学生自由置于探究学习的语境中,其内涵又有略微的不同。具体而言,按照不同的角度,探究学习中的学生自由可以划分为二元,即身体自由与精神自由;三维,即主体自由,社会自由和个性自由;四项,即学生选择探究内容的自由,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自由,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自由,学生思想自由。 但由于人们对什么是探究,如何探究等问题存在着模糊认识,导致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由的缺失或者泛化。具体而言,即发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模式并非都能有效促进学生自由的实现。其中控制控制式探究导致了学生自由的驯服化,表演式探究导致了学生自由的虚假化,放任式探究导致了学生自由的消极化。 教育是一种“为人”和“成人”的活动,而“为人之道”与“为物之道”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自由性,离开了自由的“教”和“学”其本质是反教育的。于是,还给学生以自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引起学生自由异化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本文首先从教学的核心“人”的视角出发,从人性观的层面加以剖析与阐述。其次,根据学生自由存在场域的特殊性,重点考察了教学思维的转型对学生自由的影响与作用。最后,还从社会层面,主要包括官僚化和工具理性两个方面阐述了给学生自由带来的异化。 学生自由的异化归根结底是一种人的异化,要让学生自由得以真正实现就必须对自由进行合理的再认识。这需要我们了解探究学习中学生自由获得的过程,即学生自由的获得是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主动建构”的统一;学生自由的获得是立足于“你—我—他”之间对话和交往的过程。而探究学习中学生自由的重构,则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关注学生自由的发展,实现选择自由、表达自由、交往自由及思想自由之间的真正解放;关注学生自由的限度,建构完满可能的探究学习方式。 本文试图对探究学习中“学生自由”出现的异化进行分析,探讨学生自由得以可能的实现途径。然而,学生自由还面临着许多有待思考的问题。各种对学生自由的质疑,构成了对学生自由的挑战。例如,学生自由与可能的“恶”,学生自由与教师教学自由之间的矛盾与平衡,这些都是我们有待进一步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探究学习 学生自由 新课程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2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导论7-17
- (一) 问题的提出7-9
- 1. 探究学习对学生自由的召唤与自由概念的演绎7
- 2. 探究学习中学生自由的"异化"及对教师的挑战7-8
- 3. 探究学习中的学生自由何以可能8
- 4. 探究学习中的学生自由何以实现8-9
- (二) 研究价值9-10
- 1. 理论价值9
- 2. 实践价值9-10
- (三) 理论基础10-11
- 1. 对工业文化中"技术理性"的批判10-11
- 2. 文化哲学中关于人的理论11
- 3. 微观权力理论11
- (四) 研究进展11-15
- 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15-17
- 1. 研究思路15
- 2. 研究方法15-17
- 一、探究学习中"学生自由"的界定17-23
- (一) 自由17-20
- 1. 自由的内涵17-18
- 2. 自由的类型18-20
- (二) 学生自由20-21
- 1. 学生自由的内涵20-21
- 2. 学生自由的类型21
- (三) 探究学习中的"学生自由"21-23
- 二、探究学习中"学生自由"的异化23-30
- (一) 控制式探究:自由的驯服化23-25
- 1. 选择自由24
- 2. 表达自由24-25
- 3. 交往自由25
- 4. 思想自由25
- (二) 表演式探究:自由的虚假化25-27
- 1. 选择自由26
- 2. 表达自由26-27
- 3. 交往自由27
- 4. 思想自由27
- (三) 放任式探究:自由的膨胀化27-30
- 1. 选择自由28
- 2. 表达自由28
- 3. 交往自由28-29
- 4. 思想自由29-30
- 三、探究学习中"学生自由"异化的原因探析30-34
- (一) 人性观的发展30-31
- (二) 教学思维的转型31-33
- (三) 社会铸就的影响33-34
- 四、探究学习中"学生自由"的实现34-41
- (一) 探究学习中"学生自由"获得的过程34-37
- 1. 学生自由的获得是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主动建构"的统一34-36
- 2. 学生自由的获得是立足于"你-我-他"之间对话和交往的过程36-37
- (二) 探究学习中"学生自由"的重构37-41
- 1. 关注学生自由的发展:实现"四项"之间的真正解放37-38
- 2. 关注学生自由的限度:建构完满可能的探究学习方式38-41
- 结束语41-43
- (一) 学生自由与可能的"恶"41
- (二) 学生自由与教学自由41-43
- 参考文献43-46
- 附录46-49
- 后记4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卉;学校教育场域中学生自由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33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63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