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特征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河南省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2 01:18

  本文关键词: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特征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河南省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校企合作 创新网络 组织学习 吸收能力 知识转移绩效


【摘要】: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构建了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特征与知识转移绩效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引入潜在吸收能力作为组织学习与知识转移绩效间关系的调节变量。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概念模型中的研究假设。得出如下结论:不同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维度和关系特征维度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特征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在整个知识转移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的潜在吸收能力在组织学习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调节作用。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校企合作 创新网络 组织学习 吸收能力 知识转移绩效
【分类号】:G527;F273.1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涉及创新构思的产生、研究与开发、技术管理与组织、工程设计和制造、用户参与以及市场营销等一系列企业行为。王文亮等认为,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是企业在创新战略的指导下,及时有效且不断地为市场提供新价值的能力,以及进而获得持续的经济效益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文亮;冯军政;;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内涵与特征分析[J];技术经济;2006年11期

2 王文亮;刘岩;;企业研发网络的特征和结构模式分析[J];技术经济;2010年10期

3 谢洪明;冯建新;程聪;;网络中心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知识流出的视角[J];技术经济;2011年07期

4 刘兰剑;吕宏强;张荣刚;;跨组织学习在网络嵌入性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3期

5 吴晓波;高忠仕;胡伊苹;;组织学习与知识转移效用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年01期

6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党兴华;黄继勇;;技术创新网络中跨组织学习绩效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静;供应链内企业间信任的产生机制及其对合作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名;叶龙;;高速铁路司机胜任素质和工作经验对安全绩效影响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李靖宇;谢晓非;葛瑜;;小事件、大影响:公平感知觉与规则驾驶行为[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3 王菁娜;焦晓波;;市场导向与学习导向作用下的组织绩效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王菁娜;王亚江;韩静;;企业动态能力的概念发展与维度测量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薛继东;李海;;团队文化和领导方式对团队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刘洋;郭玉江;;身体自尊在职业女性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模型检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李支东;章仁俊;;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8期

8 李薇;龙勇;;竞争性战略联盟的结构选择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9 宋爱芬;;职业效能感在高校教师的成就目标与职业紧张间的中介效应[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吴水兰;杜兰英;侯俊东;;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雄文;朱宏杰;;市场导向的结构模型及共变量研究:中国市场的证据[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智;刘新燕;;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一个基于中介效应的整合模型——以中东部五省市企业为实证样本[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褚荣伟;;调节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程新章;;开放中的中国企业创新能力[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5 龚艳萍;俞明辉;;新产品预告策略对消费者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于伟;谢洪明;王琪;;东道国母公司的人力资源控制与IJV技术创新——华南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元旭;宋渊洋;王宇露;;企业资源、股权性质与国际化程度——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曾萍;;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动态能力的影响[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素革;卢纪华;;服务人员情绪工作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孙健敏;马玉凤;;学习型组织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雷;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秀菊;基于网络关系视角的专业服务企业全球市场参与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龙晓枫;消费者规范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曾俊健;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邓雪;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贡文伟;逆向供应链合作模式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8 詹越;知识型员工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尹珏林;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向东;战略领导特征及其对企业战略选择和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冷单;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机制的运行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孙亚玲;市场导向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婷婷;企业员工职业适应能力与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国;白音华煤矿技术人员职业停滞测量及治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刘维;心理氛围对企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曜;社会支持对自考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雪琴;应对方式对特质焦虑与学业拖延关系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沈洁;职业心理测验在大学生职业心理适应中的效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缨;中国转型期企业间经济活动“低信任”违约现象的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唐任伍;论“信用缺失”对中国管理的侵蚀及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徐文明;出世之教与治世之道——试论儒佛的根本分际[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4 龚晓京;人情、契约与信任[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5 郑也夫;信任的简化功能[J];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6 韩岫岚;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4期

7 陆奇岸;动态环境下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5期

8 谢洪明;刘少川;;产业集群、网络关系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9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信用:现状、问题及对策——2002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J];管理世界;2002年05期

10 马庆国;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J];管理世界;2002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清华;企业网络中关系性交易治理机制及其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刘怀伟;商务市场中顾客关系的持续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高海霞;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及减少风险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王庆喜;企业资源与竞争优势:基于浙江民营制造业企业的理论与经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伊苹;全球制造网络中基于治理模式的组织学习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跃华,尹柳营;创新网络组织学习研究[J];管理学报;2004年03期

2 何亚琼;葛中锋;苏竣;;区域创新网络中组织间学习机制研究[J];学术交流;2006年02期

3 徐金发;江青虎;张惠;;网络与组织学习:影响因素、面临的障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马庆国,李艾;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组织学习效应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5 洪军;基于创新网络系统的高校创新发展模式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4期

6 易凌峰;侯英姿;;跨国公司外派的组织学习机制模型:基于逆向知识转移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郑吉伟;论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J];天府新论;2000年04期

8 颜峰;创新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9 郑吉伟;关于国家创新体系问题的再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0年04期

10 王菁娜;王亚江;韩静;;企业动态能力的概念发展与维度测量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丹;纪永军;于惊涛;;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演进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赵建强;李翠翠;;传统制药产业群创新网络结构优化路径分析——以石家庄制药产业创新网络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范群林;邵云飞;;复杂网络视角下的四川新都家具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杨建锋;;组织学习的影响因素整合作用模式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周文;赵炎;;复杂创新网络的小世界效应研究——一个整合社会资本与结构洞的视角[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亚军;和金生;张艺;;企业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制造业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施宏伟;索利娜;;基于服务创新网络的城乡统筹与陕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A];陕西统筹城乡发展研究[C];2011年

8 张光磊;刘善仕;彭娟;;组织结构、知识吸收能力与研发团队创新效:一个跨层次的检验[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彭赓;李敏强;寇纪淞;;信息技术与组织学习[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10 范黎波;王肃;;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的跨国公司成长战略——基于北一并购德国科堡的案例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健;创新网络: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途径[N];安徽日报;2006年

2 汪永安 通讯员  尔实;建设科技创新网络 支撑安徽跨越发展[N];安徽日报;2007年

3 肖文;EMC建成全球协作研究网络[N];中国税务报;2007年

4 边锋;Lycos创新网络广告“卖点”[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5 尔实;加快科技创新网络建设[N];安徽日报;2007年

6 王月娟;用发展的思维创新网络管理方式[N];今日信息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杨丽华;方正:创新网络科技与文明[N];国际商报;2000年

8 陈凯;创新网络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N];团结报;2004年

9 北京市科委软科学处主办;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与经济辐射[N];北京科技报;2001年

10 记者 景峰;大地生命的细胞 可持续的创新网络[N];中华建筑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荣凯;产业创新网络中的大企业知识溢出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雷井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夏青;团队创新网络运行机制与创新团队竞争优势提升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陈学光;网络能力、创新网络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姚瑞;基于资源的创新网络与知识获取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陈良民;基于企业创新网络的知识流动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7 邓颖翔;吸收能力对校企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飞;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曾晓丽;加拿大ICT创新网网网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陈艳艳;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英姿;跨国公司人员外派的组织学习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常永平;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企业吸收能力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奚雷;国际战略联盟中的组织学习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4 陈雅玲;学习型学校建设中的教师团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俊杰;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唐松涛;组织合作度的测评及影响因素的行业类比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李涛;学习型组织创建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9 喻波动;学习型公共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刘学超;组织内社会资本对组织学习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15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15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d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