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大学生宽恕与特质情绪智力、人格、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17:31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宽恕与特质情绪智力、人格、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宽恕 特质情绪智力 人格 归因方式


【摘要】:宽恕一直以来是神学和宗教的讨论的课题,直到学者们研究道德和良心时发现,宽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宽恕才被纳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继而宽恕受到了国外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也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国内对宽恕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主要对特质情绪智力量表进行了修订,以使其适用于中国的大学生被试,然后使用修订后的特质情绪智力量表探求了宽恕与特质情绪智力、人格、归因方式的关系。 研究被试来自于上海和江苏的两所高校,共556名,其中男生250名,女生306名。调查数据主要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和LISREL8.5软件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涉及5个方面的内容:1、对特质情绪智力量表进行修订;2、调查中国大学生被试的宽恕的发展状况;3、调查了中国大学生被试的特质情绪智力的发展状况;4、研究各个心理特性的相关关系;5、探讨特质情绪智力、人格、归因方式对宽恕的影响作用。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原有的特质情绪智力量表共有30个项目,第7、10、11、17、18、25、27题影响了量表的结构效度,参考原题后删除以上7个项目。修订后的特质情绪智力量表(23题)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以及结构效度,适用于中国大学生被试。通过对施测结果分析发现,男大学生的宽恕水平高于女大学生的;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宽恕水平高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的;非独生子的宽恕水平高于独生子的;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之间的宽恕水平没有差异;理工类大学生的宽恕水平高于文史类大学生的。特质情绪智力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源地、是否独生和专业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宽恕与特质情绪智力、人格、归因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特质情绪智力与人格、归因方式有不同程度的相关。特质情绪智力、人格归因方式对宽恕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宽恕 特质情绪智力 人格 归因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2-26
  • 1.1 宽恕概述12-17
  • 1.2 特质情绪智力概述17-21
  • 1.3 人格概述21-23
  • 1.4 归因方式概述23-26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构想26-29
  • 2.1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6-27
  • 2.2 研究目的27
  • 2.3 研究假设27
  • 2.4 研究意义27-29
  •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29-33
  • 3.1 研究被试29
  • 3.2 研究工具29-32
  • 3.3 研究步骤32
  •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32-33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33-50
  • 4.1 特质情绪智力量表 TEIQue-SF 的修订33-38
  • 4.2 宽恕水平的差异分析38-40
  • 4.3 特质情绪智力的差异分析40-44
  • 4.4 心理特质的相关分析44-46
  • 4.5 宽恕与特质情绪智力、人格、归因方式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46-50
  • 第五部分 讨论50-56
  • 5.1 特质情绪智力量表的修订及测量学标准50
  • 5.2 特质情绪智力的差异分析50-51
  • 5.3 宽恕的差异分析51-53
  • 5.4 心理特质的关系分析53-54
  • 5.5 特质情绪智力、人格、归因方式对宽恕的影响分析54-56
  • 第六部分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0
  • 附录60-63
  • 致谢63-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兴翠;;宽恕的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知情因素[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2 焦彩娟;;宽恕心理学研究综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3 鲍颖;;初中生特质情绪智力与学习倦怠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4 徐晓娟;;女大学生宽恕水平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5 袁小帆;伊永生;;宽恕研究的教育意义[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12期

6 傅宏;;中国人宽恕性情的文化诠释[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7 傅宏;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傅宏;宽恕心理学:理论蕴涵与发展前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杨晓萍;;情绪智力和人格关系的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10 杨晓萍;;国外情绪智力研究述评[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兆良;宽恕内涵的本土心理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2 许远理;情绪智力组合理论的建构与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金霞;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崔映飞;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与宽恕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蕊;情绪智力在大五人格与学业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左恩玲;大学生成人依恋、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洁;大学生社交焦虑、自尊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娟;大学生情绪智力、心理复原力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吕巧娟;中学生情绪智力、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与生涯成熟度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马洁;归因在宽恕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袁小帆;大学生人格、主观幸福感与宽恕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26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26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5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