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为什么困难——谈两种知识形态的转化
本文关键词:迁移为什么困难——谈两种知识形态的转化
更多相关文章: 形态知识 学生头脑 知识形态 促进迁移 两种形态 知识迁移 抽象形态 相互作用 概念网络 相互转化
【摘要】:正自从学校出现后,就存在一个问题:学生不容易将学校获得的知识迁移到现实世界中。是什么阻碍了迁移?如何培养学生才能促进迁移……几百年来围绕这些问题,教育学者的思考、争论和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开始重视情景认知的研究,发现在学校情景与现实情景下,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形态知识 学生头脑 知识形态 促进迁移 两种形态 知识迁移 抽象形态 相互作用 概念网络 相互转化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自从学校出现后,就存在一个问题:学生不容易将学校获得的知识迁移到现实世界中。是什么阻碍了迁移?如何培养学生才能促进迁移……几百年来围绕这些问题,教育学者的思考、争论和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开始重视情景认知的研究,发现在学校情景与现实情景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根林;;文学知识形态转换模型简说——语文课改十年文化思想巡礼[J];中学语文;2011年04期
2 金云波;张育桂;;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促进学习迁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3 李子运;;论教育技术学的知识形态[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4 张晓霞;自学与知识迁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18期
5 索松华;文学理论的两种知识形态辨析——兼论著作与教材的联系和差异[J];琼州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刘建华;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J];文教资料;2005年25期
7 黄勇鹏;李志松;;从新手到专家:德莱弗斯模型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8 栾玉广,刘世胜;试论知识形态的自然科学技术向物质生产力转化的途径和环节[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4期
9 孟继高;夯实基础 促进迁移——第十二册第六组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J];湖北教育(教学版);1999年Z1期
10 周巧林;;中师政治课教学与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长亮;佟春芳;王曼柳;高宇欣;龙勉;;整合素-ICAM-1相互作用的二维反应动力学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正强;王雪丽;吴雷;;一种新的阳离子水溶性卟啉与DNA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胡新根;陈帆;方盈盈;朱玉清;余生;;DMSO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DSC研究[A];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田志敏;钱七虎;吴步旭;;大压力爆炸动载作用下地下复合圆形结构研究[A];钱七虎院士论文选集[C];2007年
5 邹士阳;曾思良;刘春雷;王建国;颜君;;原子分子与激光相互作用及其调控[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殷建华;;管道与土相互作用的离心机和数值模拟[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1999年
7 田志敏;吴步旭;陈福年;;岩体中高承载力复合圆形结构抗爆特性研究[A];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C];1997年
8 朱鹏飞;李静;周仁贤;;铜铈之间相互作用对CuO-CeO_2催化剂上CO选择性催化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薛奇;王晓亮;滕超;;“拥挤”原理和高分子的玻璃态转变[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10 裘佳;王岚;陈虹;黄秉仁;;类胰岛素结合蛋白-6和甲状腺素受体a1相互作用并干扰TR:RXR异二聚体的形成[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美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N];人民日报;2010年
2 共青团江西省委;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头脑[N];江西日报;2004年
3 徐迅雷;生命的两种形态[N];光明日报;2002年
4 中南民族大学 杨进美;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N];光明日报;2008年
5 郭信麟;内外市场相互作用 港股波动难免[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中西药相互作用的机理(一)[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7 ;中西药相互作用的机理(二)[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8 睢阳区路河乡第一初级中学 吴卫星;谈谈经济与文化、道德的相互作用[N];商丘日报;2010年
9 武都区汉王中学教师 张登云;如何发挥课堂教学中的相互作用[N];陇南日报;2007年
10 兰州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王维平;论当代企业文化管理的两种形态[N];证券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光晶格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动力学特性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尚永辉;主—客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光电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预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尹相国;一维相互作用量子气体的基态和热力学性质[D];山西大学;2009年
4 张奕;知识形态与大学建筑[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陈刚;微腔中多体系统的新奇量子相变及其调控[D];山西大学;2009年
6 张秋兰;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的瘦肉精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规律[D];南昌大学;2011年
7 何媛;功能蛋白与药物相互作用的亲和色谱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徐玉臣;“语境——纯理功能耦合假说”的多维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陈川;中国人肝脏26S蛋白酶体亚基间的相互作用[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航;瓜环的主客体化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许超彬;强非局域空间光孤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建华;深埋隧道软弱围岩与初期支护相互作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江志峰;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及周围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5 靳元峻;变刚度桩筏基础与地基土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6 苏桂英;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p53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7 任军;城市游憩空间开发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艳;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在药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王乃福;安徽株H5N1 NP的原核表达及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10 麻旭东;植物挥发物在寄主植物—南美斑潜蝇—潜蝇茧峰相互关系中的作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43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43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