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16 21:30

  本文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陶行知 生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当今社会,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现象日趋彰显,学校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脱节,已有的课程目标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主体性和创造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际,因此教育回归生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陶行知先生的以教育要“立国、立人”为己任,站在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高度阐述了生活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在当时切准了中国教育的脉搏。直到现在,它仍然是教育的良方宝库,是改进和加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思想和理论武器。 本文首先指出了中国社会历史性变革、中西文化思想的碰撞、各种民主共和的政治理念和“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基础和理论渊源。透过对陶行知生活的历史背景的把握,及对陶行知所受政治理念、哲学思潮等的理解,揭示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真谛。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主要是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三方面组成,文章分别从教育的本质、学校的性质以及教育的方法来阐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归纳了其思想注重生活教育、乡村教育、创造教育和注重师生关系的四个特征,并指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平民教育和规避了中国传统教育凸显的问题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系统分析和评价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对当前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功利化现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生活化、重视教育对象主体性以及创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启示,以期实现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服务生活的目的。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0-092;G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4
  • 1.1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8-9
  • 1.2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9-13
  • 1.2.1 陶行知及其教育实践9-10
  • 1.2.2 国内研究概况10-12
  • 1.2.3 国外研究概况12-13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13
  • 1.4 创新点13-14
  • 2.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及思想来源14-22
  • 2.1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形成背景14-18
  • 2.1.1 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冲突14-15
  • 2.1.2 生活环境与求学经历15-17
  • 2.1.3 宗教文明的接纳与扬弃17-18
  • 2.2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思想来源18-22
  • 2.2.1 民主共和的政治理念18-20
  • 2.2.2 “知行统一”的哲学观点20
  • 2.2.3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20-22
  • 3.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22-27
  • 3.1 “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本质论22-23
  • 3.1.1 “给生活以教育”22
  • 3.1.2 “用生活来教育”22-23
  • 3.1.3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23
  • 3.2 “社会即学校”的学校改造论23-25
  • 3.2.1 教育需要社会作为移动的场所24
  • 3.2.2 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办学校24-25
  • 3.3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论25-27
  • 3.3.1 “做”是三者的核心25
  • 3.3.2 以“做”来“教”25-26
  • 3.3.3 为“教”而“学”26-27
  • 4.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特征与评价27-36
  • 4.1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特征27-31
  • 4.1.1 注重教育生活化27-28
  • 4.1.2 注重乡村教育28-29
  • 4.1.3 注重创造教育29-30
  • 4.1.4 注重师生关系30-31
  • 4.2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意义31-33
  • 4.2.1 推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平民教育31-32
  • 4.2.2 解决了中国传统教育中凸显的问题32-33
  • 4.3 历史局限性33-36
  • 4.3.1 过分强调了隐性教育的作用34
  • 4.3.2 易导致教育主体的盲目泛化34-36
  • 5.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36-42
  • 5.1 克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功利化的现象36-37
  • 5.2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生活化37-38
  • 5.3 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38-39
  • 5.4 创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社会环境39-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5-46
  • 致谢46-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媛媛;牛海彬;;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其现代价值[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钟平艳,周丽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王德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J];高教探索;2010年05期

4 张涛;;要注意发挥隐性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08期

5 李中红,孙宝华,王洪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谌安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7 童富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若干特色[J];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8 胡国枢;;陶行知生平与家庭[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9 徐志辉;;立人、立国: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述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于俊如;;生活化:提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选择[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1045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45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6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