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乐观人格、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06:31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乐观人格、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摘要】:乐观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积极的品质体验,当代心理学界对乐观主义的研究如火如荼,同时,它作为人类本性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在特质,人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乐观和悲观进行了探索研究,最终达成共识:乐观是一个高度有利的心理特征,它的出现与我们好的心情、坚持不懈的毅力、成就和生理健康紧密关联。本研究把乐观和中学生心理健康作为研究主题,目的是探讨中学生乐观人格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试图了解高中生在新时代背景下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运用“乐观人格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采用整体随机抽样对西安市两所重点高中学校的高一、高二、高三3个年级12个班级462名高中生的乐观人格、心理控制源及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测评,研究运用心理学研究软件SPSS17.0和Amos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高中生乐观人格、心理控制源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高中生乐观人格在人口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心理控制源倾向于内控; 2.高中生心理健康检出项目较多,处于轻度心理症状的项目包括学习压力感、情绪不稳定、适应不良、强迫症状、焦虑、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及抑郁; 3.高中生乐观人格与内控性显著正相关,与机遇、有势力的他人显著负相关;乐观人格对内控性有很好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机遇和有势力的他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4.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显著正相关;乐观人格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5.心理控制源中的内控性在乐观人格和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6.心理控制源中的机遇、有势力的他人在乐观人格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乐观人格 心理控制源 心理健康 高中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文献综述8-20
- 1.1 乐观研究综述8-14
- 1.1.1 乐观定义8-9
- 1.1.2 乐观人格倾向9
- 1.1.3 基于乐观人格倾向的其他衍生概念9-12
- 1.1.4 乐观人格的界定12-13
- 1.1.5 乐观人格结构13-14
- 1.2 心理控制源研究综述14-16
- 1.2.1 心理控制源的含义14-15
- 1.2.2 心理控制源有关理论15-16
- 1.3 心理健康研究综述16-20
- 1.3.1 心理健康的含义16-17
- 1.3.2 乐观与心理健康17
- 1.3.3 中学生心理健康17-20
- 第2章 研究内容、假设及研究意义20-22
- 2.1 研究思路及内容20
- 2.2 研究假设20-21
- 2.3 研究意义21-22
- 2.3.1 理论意义21
- 2.3.2 实践意义21-22
- 第3章 研究问题22-36
- 3.1 问题提出22-23
- 3.2 研究方法23-25
- 3.2.1 研究对象23
- 3.2.2 使用研究方法23
- 3.2.3 研究工具23-25
- 3.2.4 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25
- 3.3 结果与分析25-36
- 3.3.1 高中生乐观人格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比较25-27
- 3.3.2 高中生心理控制源的总体情况27
- 3.3.3 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比较27-28
- 3.3.4 相关分析28-30
- 3.3.5 高中生心理控制源在乐观人格、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30-36
- 第4章 讨论36-44
- 4.1 高中生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比较36-37
- 4.2 高中生乐观人格、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7-40
- 4.2.1 乐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7-38
- 4.2.2 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38-39
- 4.2.3 高中生乐观人格、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9-40
- 4.3 高中生乐观人格对心理控制源、心理健康状况的预测作用40-41
- 4.4 高中生心理控制源在乐观人格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41-44
- 第5章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44-46
- 5.1 本文章研究结论44
- 5.2 研究局限与建议44-45
- 5.3 今后研究方向45-46
- 参考文献46-50
- 附录50-56
- 致谢56-5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永玉;关于“人格”的界说及有关概念的辨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2 马甜语;;当代心理学关于乐观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3 何晓燕;郭成;;试论亲子冲突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刘翔平;曹新美;;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J];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6 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年04期
7 王树明;张静;左从现;;大学生身心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J];体育科学;2003年02期
8 钟慧,李鸣;心理控制源与抑郁[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9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10 廖全明;苏丹;黄希庭;;目前国内常用心理健康量表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探新;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忠锋;影响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袁莉敏;大学生乐观、归因方式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53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534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