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习不良学生同一性风格类型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中学学习不良学生同一性风格类型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
【摘要】:本研究目的是探讨中学学习不良学生同一性风格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使用《同一性风格问卷》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通过一定标准选取的342名中学学习不良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中学学习不良学生三种同一性风格分布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信息风格的学生倾向于采用指向问题的应对策略;扩散/逃避风格的学生倾向于采用指向情绪的应对策略;规范风格的学生既采取指向问题的应对策略,同时也依赖于指向情绪的应对策略。这说明,具有不同同一性风格的中学学习不良学生在面临压力情景时倾向于使用不同的应对策略,教育中需针对性地给予不同指导。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大学图书馆;廊坊卫生职业学校;
【关键词】: 学习不良学生 同一性风格 应对策略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业不良儿童自我同一性状态、风格及心理救助问题研究(DBA090291)”成果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近年来,学者们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问题的研究开始转向关注同一性风格[1]。同一性风格即指个体在建立与维持同一性时表现出的社会认知策略方面的偏好。在研究基础上,Berzonsky确定了以下三种同一性风格[2]:信息风格(informational style),指个体在做出决定之前不断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虹霖;;大学生压力、心理健康与应对策略的相关性研究——上海大学生群体经验性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07期
2 吴全会;;压力应对与人格特征[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3 杨阿丽;方晓义;;婚姻冲突、应对策略及其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09年01期
4 岳颂华;张卫;甄霜菊;;压力应对:关于儿童青少年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李文道;孙云晓;赵霞;;父教缺失的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10期
6 王庆建;;家庭因素对中职生心理影响的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J];职业;2009年30期
7 牛澍;;外企中年白领女性的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J];教师;2010年04期
8 陈世平;王晓庄;;《儿童人际冲突应对策略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1期
9 张玮;包冠瑛;;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李江雪;李北容;;谈大学生的压力应对[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学建;;试探心理问题对人的可靠性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A];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张光珍;姚彤;;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应对策略、父母教养方式和情绪状态三者间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银娜;吴春霞;陈会昌;;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日常生活压力、应对策略及与心理适应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陈江波;;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源、认知评价对应对策略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董会芹;陈亮;张文新;;3-5岁儿童中受侵害者和一般儿童应对同伴侵害的策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杨杰;凌文辁;方俐洛;;组织情境下中国人人际冲突管理策略特征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朱旗;林健;;新组建高校教师压力管理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刘燕萍;;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赵国秋;陈树林;王义强;;个体竞争意识的心理因素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刘霞;陶沙;;不同类型的压力和应对策略在女性大学生负性情绪产生中的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心理咨询师 马艳玲;化解矛盾安享晚年[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2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杨智辉;IT人要“薪”别忽视“心”[N];健康时报;2006年
3 袁浩龙;心理饱和应对策略[N];健康时报;2006年
4 吴晓光(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透视以及应对策略[N];安徽经济报;2006年
5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心理咨询研究员 章剑和;面对领导批评该怎么办?[N];健康时报;2008年
6 王颖;“黄金周”前的心理调节[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石国兴邋高志文;关于心理和谐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8 郭夏生 陆丰市东海龙潭中学;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汕尾日报;2011年
9 罗照春;备战高考:甩掉心理包袱[N];健康报;2006年
10 谈福民;企业家 心理疾病高发人群[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董会芹;3-5岁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韦雪艳;基于交互作用的民营企业家压力应对策略与倦怠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张婕;一项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上海的实施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9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10 Ismail Hussein Hashim;应激源感知和应对技巧的文化、性别差异:对留学中国的非洲学生、日本学生和西方学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小波;大学生生涯决策自我效能、生涯发展障碍与应对策略的现状与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何利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郭楠;大学生压力应对的心理承受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刘尧;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D];吉林大学;2008年
5 隋耀伟;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及应对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菲;中学生学业压力感受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刘跃;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艳霞;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分析与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9 牟宏玮;中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6年
10 王丽;学业压力情境、人格特质对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一致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53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53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