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变革中的课程功能:定位失范与恰当调适
本文关键词:教育变革中的课程功能:定位失范与恰当调适
【摘要】:从教育系统审视课程功能,课程是链接国家教育意志与教学领域的中介环节。重新认识课程功能,有助于化解教育改革所引发的诸多争论。我国课程功能定位在教育改革前后明显地表现出"窄化"与"拔高"两种态势,这两种态势不利于课程功能的有效发挥。课程功能的合理定位与及时调适,有利于课程发挥更大的正向功能,同时注意引导课程与教师的双向契合,全面协调课程所引发的外部因素,才能有效保证课程功能的良性拓展。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陇东学院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系统 课程功能 定位 调适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历经十年的艰难前行后,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步入了新的阶段。这期间,对于课程改革所引发的纷争和讨论不绝于耳,总体趋势呈现出由开始的热情参与逐渐转向改革后的冷静反思。其中,尤其值得反思的是教育系统中的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启亮;;守护家园: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啸虎,陈玉梅;走向两性平等——教育公平性别视角的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刘志军;;体育教学中运动角色扮演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朱绍友;当前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隐忧与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田健;孙守钧;程治山;吴锡冬;;天津农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5 陈群;重要他人对幼师女生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王芳;;高师生学业成绩与家庭因素的相关性调查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程单剑;;深层解蔽——高校思想政治课隐性课程构建的两难[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刘永弘;;构建校园创新环境,激发学生创新潜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蔡德红;浅谈千山佛教文化对中小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影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10 李晓菊;段振丰;;新课程背景下贫困地区初中教师状况调查报告[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存瑞;;谈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易忽略问题[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吴玉富;;广西民族中职学校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探究[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杨鲤宁;;浅析贵州少数民族青少年汉语言社会化问题——对侗族的个案分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贺素芝;;从教师成长的角度谈教育价值[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9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孟萌;我国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标准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艳君;初中教师间竞争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秦峗;“来访者中心”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丽;论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小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桐;关于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及改善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海燕;非言语交际手段与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森林;中职生厌学问题与应对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9 唐杰;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查伟燕;初中教师课堂有效调控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启亮;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思考[J];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2 燕国材;;我国教育改革不理想的症结[J];探索与争鸣;2006年03期
3 景海峰;;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家伦理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英;反思与重建——论新课程对教师的角色定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遇华仁;;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地方高校如何科学定位[J];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03期
3 陈海洲;王西;;县级电大生存与发展之我见[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4 孙茂者;关于“两课”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定位[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5 谭英智;论农业高校培养目标的定位[J];高等农业教育;1999年06期
6 梁焕琨;亦论赵孟,
本文编号:1075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75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