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缺失与建构
本文关键词: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缺失与建构
【摘要】: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哲学。教师个体教学哲学是以个体为本的教师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哲学,是支持教师获得教学智慧、形成教学个性的前提,是教师专业发展发展的基础。然而教师的个体教学哲学常呈现替代性、结构性及来源性缺失。建构教师个体教学哲学需要唤醒教师自我并以哲学思维方式追问教学世界、不断转化教学实践经验。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教科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重庆邮电大学;
【关键词】: 个体教学哲学 意义 思维方式 实践经验
【基金】:作者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EFA100399)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0-GJ-0527)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把人作为群集概念与其从中诞生的背景——自然中区分开来,这是人类思想史的一大进步,但,相比较而言,把人作为个体从其身处的群集中指认出来则是更大的进步。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哲学。教师的个体教学哲学,是获得教学意义与价值的基础,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一、教师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菁;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发展学校”中教师的反思[J];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2 刘庆昌;论教育哲学的应然走向[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潘善斌;论惩罚性赔偿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蒋晓;美国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哲学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1988年06期
8 饶耀平;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9 汪利兵,谢峰;论UNESCO与WTO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不同倾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10 康瑜;试论全球化视角下高等教育的社会批判功能[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平;经济系统进化及动因[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王有升;被规限的“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庆;面向新课程的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2 沈莲霞;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反思型教师的专业发展[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迎凯;复杂性视阈下的教师教学决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郑先俐;专业场景中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海芳;大学教师教育观念的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6 朱志娟;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吕柔;“学生的需要是我的追求”[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董涛;教师教学知识发展实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凤香;一位乡村女教师的故事[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云淑;课程开发中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的叙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凌云;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理论基础[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2 易凌云;庞丽娟;;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基本理论问题:内涵、结构与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3 鱼霞,毛亚庆;论有效的教师培训[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4 易凌云,庞丽娟;教师教育观念: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徐廷福;论教师专业自主权的个体实现[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6 宋兵波;;教师教学哲学的理论基础[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周晓燕;教师教学哲学的基本内涵[J];教学与管理;2002年36期
8 宋凤宁;;个性化教师培训的再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6年16期
9 赵瑞情;范国睿;;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2006年07期
10 易凌云;庞丽娟;;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海娟;;多元文化的兴起与课程的改革[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2 张静;;时代的另类——王充——王充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9期
3 刘宁;;新形势下学校诚信建设的意义和途径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4 李俊华;;浅谈初级中学开设心理教育课的意义和方法[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马崇坤;;浅谈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研究的意义[J];华章;2011年21期
6 蓝海萍;;建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7 朱光明;;表扬的意义——一种解释现象学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8期
8 许方丽;;谈教师教学形象塑造的艺术性及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9 林婷婷;;计算机网络教学浅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6期
10 王平;;浅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电话会议[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浩;;闪耀科技之光,跃动人性追求——浅谈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对教学的意义和要求[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方晓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及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肖汉仕;;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机制的建构[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海宁;阅读的意义[N];光明日报;2001年
2 王长乐 单位:江苏理工大学高教所;教育研究的文化创新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王淑珍;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前瞻性意义[N];云南日报;2000年
4 浙江教育学院 王治文;应体现更完整意义的目标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郑豪杰;“有境界,自成高格”[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周星;现代艺术教育观念发展[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06年
2 杨秀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3 李静;试论青少年的人文思想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国雄;“慎独”德育意义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美荣;杜威教育思想的现象学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俊兴;杜威课程理论对新课程改革意义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葛婷;职前教师专业准备状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耀中;校服意义的初步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9 李八一;方法的背后—教育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理解[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谢旭;一位教育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活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80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80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