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三学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摘要】:目的考察高三学生自我和谐以及应对方式的基本情况,了解高三学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邯郸市9所高中82名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农村学生在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量表分上低于乡镇、城市学生,具有统计学意义(d=8.680,P0.05);②积极应对与自我和谐呈显著负相关(r=-0.307,P0.01),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呈显著负相关(r=-0.37,P0.01);消极应对与自我和谐总分呈正相关(r=0.228,P0.05),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呈正相关(r=0.282,P0.05);③积极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有负向预测作用(B eta=-0.278,t=-2.615,P0.05;B eta=-0.334,t=-3.256,P0.01);消极应对方式对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有正向预测作用(B eta=0.231,t=2.248,P0.05)。结论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有一定预测作用。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心理卫生 高中生 自我和谐 特质应对方式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心理学中对自我和谐(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问题的研究有着很长的历史,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他认为自我和谐是一个人自我观念中没有冲突的心理现象,也就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的协调。我国学者认为自我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段天宇;罗扬眉;;自我和谐的研究进展[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7期
2 刁俊荣,范玉霞,王玉红,刘晓鹏,杨莹;250名高中生自我和谐量表测查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1年04期
3 徐含笑;;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彭虎军;;高中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及其相互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永志;张海钟;;自我和谐与人格特质的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2 黄桂玲;;重点高中生自我和谐与压力源的关系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年01期
3 叶静;吴成军;潘运;;大学生自我和谐发展特点的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年02期
4 王书;;农村中学教师自我和谐的调查[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5 唐梅;周仁会;;高校教师自我和谐现状及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7期
6 张旭锦;;中专生自我和谐水平,自尊水平及相关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李洁;朱晓斌;;杭州高校学生自我和谐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9期
8 姜永志;张海钟;;省域居民自我和谐与人际信任关系的心理研究[J];健康研究;2010年01期
9 李志凯;崔冠宇;赵俊峰;张香竹;;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10 胡琳丽;胡基贤;;高师学生自我和谐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盛科;福州地区警察职业倦怠、自我和谐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锦;高中生不同类型的高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崔吉华;临床实习护生自我和谐性与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4 王佳欣;一~三年级大学生心理理论、自我和谐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5 高东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和谐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徐敏;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社交焦虑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7 赵飞飞;大学生自尊、社交焦虑和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薛蕾;工读学校学生自我和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尹欣;初中生同伴自我表露与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冯庆香;城乡普通高中学生的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S1期
2 李莉,陈水平;女中专生自我和谐性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3 李志凯;崔冠宇;赵俊峰;张香竹;;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4 张燕平;王玉杰;;卫校学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7期
5 李培;秦淑平;范启田;;高中生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8期
6 刁俊荣,范玉霞,王玉红,刘晓鹏,杨莹;250名高中生自我和谐量表测查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1年04期
7 刘金凤,王蔓娜,吴志江;自我和谐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探讨[J];山东精神医学;2005年03期
8 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李彦章,李敏,冯正直;军医大学生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6期
10 陈妮娅;;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况调查[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1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琳娜;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琳;李贺伟;;高中生自我和谐与抑郁的关系[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黄天中;路——谨以此诗献给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与健康》读者[J];心理与健康;1994年02期
3 杨津广;心理卫生影响智力的发展[J];心理与健康;1996年04期
4 余焕樱;;高中生实现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困扰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6期
5 袁耿清;倡导心理卫生建设精神文明[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01期
6 郑利丰;中学生心理卫生情况调查[J];中国校医;2000年04期
7 张远桃;讲究心理卫生 做个健康老人[J];山西老年;2005年01期
8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1998年“第二届泛亚太心理卫生学术研讨会”[J];心理与健康;1997年06期
9 谭小宏,郑涌;对226封高中生心理求询信件的分析[J];青年研究;2001年07期
10 刘丽婷;;高中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章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西安市卫生局李顺德副局长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陕西省卫生厅杨芙英副厅长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道教的炼养道术对现代心理卫生的启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林奕峰;;讲究心理卫生,,促进健康长寿[A];第八届亚洲大洋洲地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大会中文论坛讲演暨优秀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蔡焯基;;序[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王友平;胡书孝;何瑞嫦;倪晓莉;张育莲;龚惠馨;陈佩璋;;中学生心理卫生现状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8 樊作澍;;开幕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赵旭东;;助人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卫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赵旭东;;助人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卫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心理卫生别陷入误区[N];财经时报;2001年
2 王传真;深圳:心理卫生进社区[N];中国社会报;2007年
3 施建伟;实现心理卫生四级服务 提高居民心理健康指数[N];中国社会报;2009年
4 吴丹;震后心结 “QQ诊室”为你解[N];成都日报;2008年
5 袁立新 张繁新;深圳心理卫生进入社区[N];健康报;2005年
6 ;政府主导 民间参与[N];中国社会报;2006年
7 熊德;四国高中生心态比较,挺有意思的[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关注心理卫生 就是关爱生命[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9 笪颖;扬城父母,关注您孩子的心理健康[N];扬州日报;2006年
10 北京市健康教育中心;中年人的心理卫生[N];大众科技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桢;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晏碧华;青少年印象管理的外显与内隐加工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杜林致;认知归因的文化背景及其差异性[D];南开大学;2002年
5 刘肖岑;青少年自我提升的发展及其与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娟;高中生冗思对生活事件和抑郁\焦虑症状关系的调节作用——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乔云雁;情绪性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红;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路径[D];聊城大学;2009年
2 张立;高中生责任心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庆春;高中生考试焦虑状况的调查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颜剑雄;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功能、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随明明;高中生自我分化的结构及其与依恋、自尊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帖彦萍;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其干预对自我和谐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亚杰;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命意义的相关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徐敏;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社交焦虑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9 何敏;自我和谐和时间维度上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我评价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王芳;论高中生网帖语言中的“性出位”情节与监管导向[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96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96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