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从知识创新的视角看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1-27 11:29

  本文关键词:从知识创新的视角看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书本知识 生活经验 素质教育 知识创新


【摘要】: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出现了奇特的二律背反困境,无论是批判"以知识为中心"论者,还是强调"认真对待‘轻视知识’"论者,都未能使素质教育得以根本实施,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正走向反面。深入研究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关系已成为当前中国教育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从知识创新的视角看,书本知识是生活经验得以深刻理解,从而是知识创新得以可能的前提;生活经验是书本知识的现实化展开,同时是知识创新的现实内容来源。这种新的知识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9YJA880074)国家社科预研基金项目([2009]9)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y027)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07B2003)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书本知识是生活经验得以深刻理解从而是知识创新得以可能的前提人类之所以要学习书本知识,其实一个根本的原因是生活经验的需要。而掌握生活经验之所以需要学习书本知识,是人类发展的需要和创新的需要。生活经验是现实的材料,不等同于发展和创新。要使生活经验变为发展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国章;论“先验”因素在人的认识活动过程中的作用[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5期

2 黄济;关于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张能为;;绕不过的康德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杨慧民;论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优先”原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王列生;知识增长的四种方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许晓平;后现代视野中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与重建[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8 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9 黄玉顺;;“生活儒学”以及公民道德问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侯才;论反思思维[J];长白学刊;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陈志烨;一般社会中的劳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黄玉顺;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王斌;手球运动情境中直觉决策的实验研究与运动直觉理论的初步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健;康德的启蒙思想及其对德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李革新;返回存在之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6 王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比较[D];湘潭大学;2001年

7 杭功元;康德在宗教观上的继承与创新[D];安徽大学;2001年

8 邓友超;走向主体间意义的教师主体性——教育工具的一个目标[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赖晓鹏;思维发生机理假说[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三秀;论审美超越性[D];厦门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桂兴;;从一封学生的信想开去[J];大众心理学;2006年06期

2 赵蒙成;;情境学习理论视野中的考试:原理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7期

3 陈佑清;;对知识学习与学生发展关系的重新审视[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金坚;;怎样防止和克服消极的逆境心理?[J];上海成人教育;1996年04期

5 刘华;;学习观转型与教学变革深度推进[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6期

6 郭晋燕;;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3期

7 范蓉;;教师的精彩角色人生[J];新课程(下);2011年06期

8 康殿友;;“急回特性”课堂教学的研究与设计[J];职业;2011年20期

9 王建宗;;面向社会育人[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8期

10 刘军霞;;从教学状态谈如何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学周刊;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科;;杜威教学思想的再认识(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竹颖;;少儿班教学中人格特质的问题解决[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向阳;;陶行知论教学与现行教学论[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4 张红;;在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概念[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胡霞辉;;农村中学远程教育实施的感想[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吴霓;;试析元代教学思想的特异性[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赵蒙成;;试论卢梭教学思想的非理性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于珍;;《重阳立教十五论》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吴元训;;空想社会主义者杰腊德·温斯坦莱的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田山俊;;论卢梭的劳动教育思想:政治观与哲学观的角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教师应鼓励学生不盲从权威[N];江苏教育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龚丹韵;教育如何成为力量?[N];解放日报;2007年

3 闫学;教育“方程”的一种解法:以实用来回答[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王永兰;兴趣,给学习一个驱动力[N];文汇报;2006年

5 安徽淮南二十四中 陈惠;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模式[N];美术报;2006年

6 王若仁;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杨莉娟;该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活动?[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辛成 实习生 吴洋凯;给孩子“减负”刻不容缓[N];铜川日报;2007年

9 北京101中学校长 郭涵;研究性学习挑战今日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陈立芳;母爱在体验中溢彩[N];中国教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雨亭;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房慧;经验学习的反思与建构[D];西南大学;2010年

3 王萍;教育现象学方法及其应用[D];河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珍;让教育扎根生活[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武旭晶;活知识的本质和形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燕;教学与生活[D];西南大学;2006年

4 黄继玲;论理解性教学[D];西南大学;2006年

5 邱阳;怀特海教育哲学对网络课程设计的启示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亮;论理解性德育[D];河南大学;2007年

7 李娟;探究式教学游戏中的弹性适应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俊才;知情交融及其德育理论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潘艳;论教学对生活的背离与回归[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余小燕;研究性学习中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转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31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231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2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