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学生网络学习信息素养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
本文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网络学习信息素养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院校大学生 网络学习 信息素养 学习能力
【摘要】:民族院校大学生受网络信息的影响越来越大,笔者通过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网络学习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0YJC88002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2.4;G434
【正文快照】: 一、研究的界定(一)信息素养“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一概念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轲斯基(PaulZurkowski)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国内关于信息素养内涵的认识有多种观点。桑新民教授认为,信息素养可以从3个层次5个方面来理解[1]:第一层次:(1)高效获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爱武,柳晓春;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年04期
2 张贵荣;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新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及评价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2007年09期
2 张红霞;郑飞;文福安;刘建设;;我国网络教育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李仲良;谈谈图书馆员的职业技能及其培养[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尹睿,谢幼如;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7期
5 谢幼如,刘铁英,高瑞利,尹睿;网络课程的内容分析与评价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6 李玉斌,姚巧红,王健;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与行动研究之互融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7 曾艳,叶力汉;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体系的重构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8 胡来林;安玉洁;;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9 邱文祥;李志坤;;校园网与学校德育整合的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10 郭金花;周庆余;吴星;;来自高中生的心声:把化学实验课还给我们——高一学生化学实验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育;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桂晶;张进宝;罗李;汪晓元;;基于内容分析法对“微软携手助学”项目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现状的研究[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兴辉;成人自导学习与支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袁磊;“农远工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婷婷;基于网络的CPS训练对创造性思维技能提高的促进效果[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齐剑鹏;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中基于BBS的交互式学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凌云;网络环境下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用户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魏河川;应用几何画板促进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试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徐影;网络学习日记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永贵;大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实践研究——《学习论》中的探索[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君香;现代远程教育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淑莲;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GBS学习环境的设计开发与实践[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徐光涛;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生成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沈生进,侯汉清;网上文检课教学资源的现状与优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年01期
2 姚春燕;试论高校创新教育中的信息素质教育[J];情报科学;2001年02期
3 郭卫真;关于高校信息检索课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情报科学;2001年09期
4 胡修琦,孙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学模型探讨[J];情报杂志;2001年11期
5 孙建军,郑建明,成颖;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1年02期
6 刘梦溪;文检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谈“引导—探究学习法”的应用[J];图书情报知识;2001年03期
7 孙建军,郑建明,成颖;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丽;陈伟杰;李念;;学习动机:网络学习“驱动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2 孔繁博;王书慧;冯健欣;;网络课程的功能及教学模式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7期
3 郭雪莉;;中学生网络学习心理调查[J];文教资料;2006年30期
4 林郁;;博客技术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5 李丽;叶晓珍;;在校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调研与反思[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11期
6 刘凤娟;;试论多元智能理论影响下的网络学习[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7期
7 叶敏;;网络学习诸因素的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4期
8 曹培杰;郑静雅;;网络教学模式的审视与重构:学习共同体理论的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9 赵欣;;高校学生网络学习与学习动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5期
10 郑志刚;;在网络学习中应用Web2.0技术的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燕;秦宪刚;周荣刚;石庆馨;张侃;;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认知态度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郭磊;贾春杰;;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信息超载和迷航的化解[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勇;王洪;;游戏化学习社区的交互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4 高梅花;;基于网络教学的学生发展性评价策略[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贾春杰;;谈谈传统学习观念向网络学习观念的转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韩冽;李泰峰;;通过混合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焦向红;;网络教育呼唤更深刻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8 单从凯;;网络教育e-Educator呼之欲出[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同昌;;学习型社会与网络教育[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10 单从凯;;论网络教育中的教师群体[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波;网络学习引发新教育风暴[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萨日娜;简单:网络学习新主张[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3 张铁铮;奥运期间,考研学生选择网络学习人数增加[N];科技日报;2008年
4 雅文;网络学习: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N];金融时报;2003年
5 四川省达州市石河中学 蒋贵龙 李国兰;网络学习 关键何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齐柳明;别让贫困孩子输在起点[N];光明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兰祝刚 江承金;“网络学习天地”就是“随身课堂”[N];光明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郭安民 李风;河南濮阳:网络学习开辟军转培训新天地[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
9 记者 李伦娥;开名师博客建网络学习会[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沙红 黄河;网络学习=会用计算机?[N];人民政协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祝春兰;网络学习中自我监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彭兵;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设计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名卓;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朝军;网络课程效能自动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冬青;网络学习的个性化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志坚;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跃;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学习绩效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姚群;网络学习交互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宗胜旺;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吴倩倩;网络学习平台中学习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建兵;网络学习评价模型及系统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爱霞;网络学习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梁蓉;基于项目的网络学习平台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段靖芳;网络学习的个性化信息过滤系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51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251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