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的促进理解的教学模式构建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支持的促进理解的教学模式构建
【摘要】:学生不理解知识一直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又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理解过程和数学理解障碍的探讨,以及对影响促进理解的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的研究,进而构建一种信息技术支持的促进理解的教学模式,帮助解决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
【作者单位】: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前言数学学习是促进儿童大脑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相关技能,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儿童由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存在着自我控制能力差,逻辑能力、抽象能力和理解水平非常有限,学习集中注意时间较短,学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勇,唐德海;论理解之于教学的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钟志华;理解性数学教学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善梅;论人类理解的本质及与教育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军;促进中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鞠治秀;促进化学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奇;;思想政治课中人格教育的意义和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马金柱;崔玉东;余丽芸;王北艳;朱战波;;理工科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4期
3 李茂才;;高职园林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4 耿兰芳;张志红;;学习态度对英语学习成绩影响的实证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王天剑;四六级考试及大班授课带来的潜在心理影响——试析落后地区的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问题[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6 汪洁;;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设计[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年04期
7 任其平;整体提高中创造精品——谈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建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汪来法;物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9 胡胜利;;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郭翠菊;;高等教育中教学研究的常态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欢龙;;农村中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分析及其教育对策[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蓝晗;;“学困班级”班主任工作中需要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3 张庆山;;“参与教学法”在《动物普通病》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参与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动物普通病》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研究中期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4 谢旭慧;程肇基;;分类教学 分层达标——构建方言复杂地区高师普通话教学新模式[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钱智琴;;课堂中的和谐与不和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缪建平;;引领教师进入“反思性教学”状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叶娟;;无锡市滨湖区小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及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8 宁本涛;方琴;;有效课堂教学的时间配置策略探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孙小吕;;新时期少儿读者的心理需求探索[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熊珍珍;邹琳琳;;基于多Agent技术的混合学习探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高兰香;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善军;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桂德怀;中学生代数素养内涵与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鞠杰;高中地理学案导学与情境场相结合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尹晓茹;高中阶段情感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皓;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张琳;基于电子学档的在线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超;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吴蒙;探索中国当今钢琴立体教育及其教材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杜烁;中国高校俄罗斯地理课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民,申继亮;国外教师教学专长及发展理论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2 朱旭东;国外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和认可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3 姚利民;有效学校的六个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4 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5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6 俞国良,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8 杨雪梅;为理解而教:多元智能理论追求的教学目标[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04期
9 吴耀强;;例谈数学命题推广之策略[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10 冯伟强;知识表征与课堂教学的设计及其处理[J];楚雄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吕林海;数学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文静;数学学习中语言转换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曲慧娴;化学学习中的概念转变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小红;大中学生对几何光学中的某些概念理解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敬;高中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略及其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韩宝娟;中学化学概念转变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黄婕;“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化学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苏文娟;中学生数学理解教学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57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257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