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流动中的现实难题及其破解路径
本文关键词:论教师流动中的现实难题及其破解路径 出处:《教育探索》2012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流动是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教师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举措。在审思教师流动蕴涵的价值的基础上,学校应有基于教育统筹与联动的大局的思维向度、教师应有自我发展的坚定信念以及建立和完善能够有效持久运作的政策和机制,是破解教师流动中现实难题的路径。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XJA880011)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一、教师流动筑藉的价值1.宏观:理论层面教师流动是新时期实现教育资源整合优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定期有序的计划性流动,既有助于实现师资在校际间的合理配置,也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从而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确保义务教育机会的均等’,l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夏茂林;冯文全;;定期轮换制度下流动教师利益补偿机制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2 贾建国;;试论我国教师流动制度之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J];教育科学;2009年01期
3 张建雷;;教师流动机制的内在阻抗因素及应对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3期
4 吴振利;;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构想[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17期
5 谢秀英;;教师流动不同方式经济影响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3期
6 李金艳;教师自主流动是大势所趋[J];中小学管理;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邓泽军;向定峰;符淼;;城乡教育统筹与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朱成科;李志超;;论农村教师流失控制中的心理契约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22期
3 张建雷;;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机制的现实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9期
4 张建雷;;教师流动机制的内在阻抗因素及应对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3期
5 蒲敏簪;;西北贫困地区城乡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张铭凯;;教师流动何以“你情我愿”[J];教学与管理;2012年28期
7 王寰宇;;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制约因素及建议[J];教育探索;2011年04期
8 周国华,吕英;关于教师择校权问题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2期
9 申亚琼;;教师资源流动的若干问题与可行路径分析[J];淄博师专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闻乐华;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焕轶;我国高校教师自由流动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3 董玲;新任教师专业社会化问题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国芳;“深度卷入式”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绍英;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定期流动意向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刘丹阳;辽宁省中小学教师交流政策现状、问题、对策研究: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慧;贫困山区初中教师城乡交流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马月成;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9 陈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连续性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建国;;试论我国教师流动制度之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J];教育科学;2009年01期
2 高洪源;战略性约束:市场环境下中小学名校的社会伦理责任[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12期
3 贾建国;;我国教师流动制度创建中的利益冲突及其协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2期
4 李敬沛 ,王明琦;中小学骨干教师趋利性流动剖析[J];教育文汇;2002年04期
5 吴康宁;;为什么学校会对学生的发展不负责[J];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6 胡亚天;教师教育的特性与政策选择[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5期
7 路书红,张琳;试论当代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5期
8 楼世洲;李士安;;构建城乡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机制的政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9期
9 钱朴;;教师流动中的社会学问题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11期
10 柳新元;利益冲突与改革性质的定位和改革方式的选择[J];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阳;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荣成;论陶行知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2 田向阳;对教育价值的哲学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02期
3 易晖,余龙进;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9期
4 于建波;浅议尊重教育[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龙文莉;试论当代教育的价值取向[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刘克文;试论科学的本质及其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J];教育科学;2003年02期
7 周海涛;创新:课程的价值基础[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8 宫诚;教育价值选择中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孟令熙,刘圣福;校长应具备的六种观念——从教师流动管理的角度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10 刘承;批评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安权;;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理念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武翠红;周采;;论外国教育史学理论及研究的必要性[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巴东神农溪高中教育科研课题组;;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黄泽义;;浅谈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冯文全;夏茂林;;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探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郑继英;;民办学校教师结构合理性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王成兴;;解决民办学校教师问题的四大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唐宗琴;;民办学校教师的现状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曹中平;朱丹;;湖南省民办学校教师离职意向心理动因的初步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彦伯;;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仇逸 杨金志;教师流动可试“无校籍”[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周洪宇;教师流动 步伐迈大些[N];团结报;2010年
3 郭文婧;教师流动不能简单化[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教育局 王少华;教师流动既要积极更要稳妥[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王一军;用专业的眼光看待教师流动[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刘磊;“区管校用”促城乡教师流动[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冯永亮;李和平委员:建立区域教师流动制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中国教师报;2010年
8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 李伟涛;流动机制设计要真正实现“增值”[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泰州市教育局 戴荣;做好教师流动工作应注意些什么[N];泰州日报;2010年
10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潘少波;正确看待教师流动[N];江苏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闫引堂;国家与教师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韩承敏;教育随笔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丞;试论陶行知的学习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旭辉;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价值与运作[D];重庆大学;2007年
3 郑培秀;论移情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潘晓光;课堂合作学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肖国刚;课程知识观之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谭菊华;江右王学修证派学习论的架构及其现代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金磊;游戏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价值[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涛;论教师的教学经验[D];河南大学;2008年
9 刘冬梅;中国近代复式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丽;论体验的家庭德育价值[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11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1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