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美国近二十年杜威教育思想研究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7-12-24 02:20

  本文关键词:美国近二十年杜威教育思想研究新进展 出处:《教育学报》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杜威 教育思想 杜威研究 现代性


【摘要】:注重基本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编纂是美国学者从事杜威研究的传统特色。近二十年,美国杜威研究界在基本文献的整理和杜威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两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出版了四卷《杜威书信集》光盘,以及《杜威与美国民主》《杜威:宗教信仰与民主人本主义》和《杜威与爱欲:教育艺术中的智慧和欲望》等一批优秀的研究著作。近二十年美国学术界对杜威教育思想研究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民主教育思想、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现代性内涵、杜威的美学理论与教育思想的关系、杜威的宗教理论与教育思想的关系等。近二十年美国的研究成果对杜威教育思想以正面评价为主。这些新进展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意识形态对立趋缓后,人类面对高度现代性社会的共同挑战,开始公正地、全面地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世界性趋势。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杜威关于民主与教育关系的思想之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0YJC88002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美国近二十年杜威教育思想研究新进展》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571.2
【正文快照】: 杜威(John Dewey)的思想虽然庞杂,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杜威认为教育只是哲学的实验室。从这个角度来说,杜威的哲学同时也就是杜威的教育哲学。因而,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也是整体杜威研究的一个有机部分,它们之间的区分只是侧重点不同。因此,近二十年杜威教育思想研究方面的新进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舜清;;形上意识与实践理性:关于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哲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陈克军;;合同债权性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沈学习;张清湘;;生命价值的回归·历史文明的反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李琪;;试论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8期

5 余吉生;论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思想工作的着眼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姚其煌;李小兰;;知行合一: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逻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吴青松;;失地农民发展社会网络的困境——以南京市郊社区“仙居雅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8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9 朱菊香;方维保;;自传式思维的文学表现——论20世纪安徽女作家的创作[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方国武;;世俗化的批判性叙事——晚清谴责小说的政治叙事形态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贾英健;;“后传统”的文化取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审视[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3 干成俊;;世界历史与全球化:人的实践活动的空间拓展[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陈卫星;;现代性的一种叙事——关于韩国影片《薄荷糖》、《绿洲》和《打回头的情书》的分析[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6 鲁曼俐;;高校外语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7 郭小平;;“风险传播”研究的范式转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张秋瑰;;博客力量与中国现状——从中美博客热点差异看中国博客的现实发展[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10 陈卫星;;现代性漂浮——关于韩国影片《薄荷糖》、《绿洲》分析[A];2004第二届亚洲传媒论坛——新闻学与传播学全球化的研究、教育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1326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26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0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