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生命教育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国外的生命教育及其启示 出处:《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生命教育源自美国,其后又在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国家传播并逐步地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虽然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还不全面、不深入,但通过对国外生命教育发展与实践的考察,可总结出对我国的生命教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启示。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一、国外的生命教育(一)美国的生命教育。美国的生命教育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其实质是通过对死亡的揭示来教育人们珍爱生命。1968年,在人本主义影响下,世界级大师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学校教育不仅只是训练学生获取知识、习得技能,还应该让他们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秉国;;英国的生命教育及启示[J];教育科学;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敬妍;试论生命教育观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郝秀尧;在高中生命科学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胡成霞;生命教育课程探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吉芳芳;高中生生命教育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郭莹;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保障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6 张培;英国中小学校生命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袁媛;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初探[D];河南大学;2007年
8 接红梅;小学阶段生命教育内容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贺立军;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与生命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燕国材;生命教育的原则[J];中学教育;2003年10期
2 张鸿燕;;美国开展生命教育的做法及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11年06期
3 刘慧;;生命教育为健康成长奠基[J];博览群书;2011年06期
4 ;生命教育: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年Z1期
5 本刊编辑部;珈语;艾松段;屹崔严;崔严;;谁给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提速?[J];人生十六七;2004年10期
6 ;访谈——关于“生命”的四个忠告[J];人生十六七;2004年10期
7 龙海霞;;生命教育研究中的本土意识[J];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8 孙国强;石岩;;试析国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现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9 王维秋;;国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和启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朱清华;;生命因责任而精彩——关于责任的生命教育课的设计[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家荣;;重视心理层面的生命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游海疆;;生命教育:后现代话语与能量场构建[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3 陶新华;周丽芳;;以预防为重点开展高校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黄辛隐;;内观法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淑玉;;生态道德教育:21世纪青少年德育的新课题[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6 邹宇华;楚慧珠;刘茂玲;夏云;;死亡教育概论[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胡悦;;“人生计划”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8 曾勇;;“道法自然”的生命意蕴及其当代教育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姚月红;;大学生生命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探讨[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10 余森;;“中国式”民办教育如何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如俊;呼唤“生命教育”课程[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严阳;“生命教育”不应仅限于“性健康”[N];工人日报;2003年
3 陈瑜;生命教育:按摩心灵的手[N];解放日报;2003年
4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教授 宋莉华;清明时节,请关注生命教育[N];文汇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闵凌欣;生命教育应成为教改核心环节[N];福建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牛敏 杨旭春;生命教育:让青春像花儿一样绽放[N];延安日报;2010年
7 罗楚春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生命教育”改变的不只是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生;肖川:生命教育更重要[N];深圳商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秦兴利 本报通讯员 冷新星 高帆;你对生命和死亡了解多少?[N];河南日报;2011年
10 本报通讯员 李广贤 陈成刚 任冬燕;“学科生命教育”之花绽放朝阳[N];长春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和;追寻生命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丁林兴;“营造书香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云红;生命与焦虑[D];河南大学;2003年
2 王媛;生命教育理念探[D];河南大学;2002年
3 张美云;生命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娜;生命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卞立慧;生命教育视角下的教师素质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晓庆;先秦道家人生观对当代生命教育的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建春;论生命教育的背景及实施[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四光;心理健康视野下大学生死亡态度及生命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南志涛;台湾生命教育探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徐生梅;关怀教师生命:生命教育的深度观照[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30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30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