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论网络文化境遇下道德教育的变革

发布时间:2017-12-25 15:36

  本文关键词:论网络文化境遇下道德教育的变革 出处:《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文化 学校道德教育 变革


【摘要】:网络文化的弥漫与发展是21世纪的显著特征。作为一种广泛影响人们生存与生活方式的新的文化样态,网络文化正以自身的方式对学校道德教育产生着正反双重影响。唯有坦然面对其客观影响,冷静分析其对于道德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在道德教育理念、方式、环境诸方面作出主动变革,方能与时俱进地推进学校道德教育的良性发展,进而使学校道德教育的效力、活力与魅力得以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
【基金】: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文化境遇下我国中小学校道德教育的变革研究”(DEA080175)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一、网络文化的时代特征文化是特定社会中规范人们思想与行为的特定的生活方式,是历史地凝结成的、在特定人群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当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全方位渗透,一种新的文化样态——网络文化正在迅猛发展,其波及范围之广之众,影响势头之猛之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2 鲁洁;网络社会·人·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毅红;充分认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肖辉;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维方式的转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刘志山;道德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与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骆映;体育教学学生主体参与价值略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张华勤;论计算机网络的社会化功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吕维敏;充分认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7 尹章池,曾建华;我国网络出版发展与出版组织变革的关联性研究[J];出版科学;2004年04期

8 张雪梅;网络婚外恋状况初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9 邹筑煜;大学教师在网络时代的新角色[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章光日;信息时代人类生活空间图式研究[J];城市规划;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涛;肖平;;人性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龙建成;强建周;;信息化校园与大学德育的超越[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3 车海云;;21世纪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模式变革[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4 罗震东;;秩序、城市治理与大都市规划理论的发展[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晓宏;学校对学生道德成长影响之检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姚远峰;寻求意义:现代教育之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湘莲;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范庭卫;教学过程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6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华英;“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多媒体教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胡玲翠;网络时代高等学校教学模式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宏涛;论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D];河南大学;2001年

4 吴秀霞;论人的主体性及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5 曹汉斌;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吴子龙;网络时代与中学德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顾建亚;道德变迁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浙江大学;2002年

8 周湘莲;论高校德育内容的系统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韩立军;德育环境的变迁与现代高校德育体系构建思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10 赵雪霞;诺丁斯关心理论的道德教育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莉;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飞;张茂林;;浅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学生群体道德体系的影响[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7期

2 石庆伟;;探析多元文化下的学校道德教育[J];文教资料;2011年25期

3 蔡秀梅;;学校道德教育的道德性审视[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8期

4 王U,

本文编号:1333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33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e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