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电子书包的特征及功能需求

发布时间:2017-12-25 17:12

  本文关键词:电子书包的特征及功能需求 出处:《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1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电子书包 电子教材 教学资源


【摘要】:文章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展望了电子书包系统所必须具有的特征和功能。资源建设在电子书包系统中占核心和主导地位,硬件的进步影响着电子书包大规模推广使用的进程。
【作者单位】: 荆门市海慧中学;
【分类号】:G436
【正文快照】: 早在2005年的时候,比尔·盖茨就说出了对未来电子书包的设想:“在今后4到5年内,学生不用花钱购买书本,他们每人只需购买一个书写设备和相关材料,通过这个设备可以与互联网连接,并利用无线网络获取及时有效和最新的信息,学生在学习上的投资将比现在少得多。”正如比尔·盖茨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祝智庭;郁晓华;;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恩龙;;中小学教材出版社如何应对电子书包的挑战[J];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03期

2 龚朝花;陈桄;黄荣怀;;电子教材在中小学应用的可行性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3 郁晓华;祝智庭;;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4 吴永和;祝智庭;何超;;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顾小清;傅伟;齐贵超;;连接阅读与学习:电子课本的信息模型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6 钱冬明;管珏琪;郭玮;;电子书包终端技术规范设计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吴永和;陈丹;刘雪;祝智庭;;学习、教育和培训领域的新技术与标准化——SC36国际标准组织第二十四届全会及开放论坛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8 陈桄;龚朝花;黄荣怀;;电子教材:概念、功能与关键技术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9 左美丽;陈少华;;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子书包系统设计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2年08期

10 方海光;刘泮;黄荣怀;;面向电子书的移动学习系统环境应用及趋势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志和;教育资源云服务本体与技术规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高志丽;;电子书包将成为学习的主要工具[J];出版参考;2010年07期

2 崔斌箴;;国外电子书包进校园走势强劲[J];出版参考;2010年33期

3 刘颖;;电子书包已然十年[J];教育;2010年2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蓉;邵瑜;;电子教材的应用与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9期

2 田金栋;多媒体电子教材《地球科学》的四大特点[J];中国大学教学;2000年04期

3 王炜波,肖荣璐;职业教育电子教材(课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22期

4 关娟;;关于电子教材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5 储亚琴;;在电子教材的海洋里,让课堂自主驰骋——浅议电子教材与自主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06期

6 田金栋;多媒体电子教材建设刍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18期

7 刘义程,昌庆钟,彭宣戈;电子教材在高校历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兰州学刊;2004年06期

8 洪红,廖奇云;电子教材在土木工程施工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3年03期

9 徐行,刘建平;电子教材成果的评价[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10 张鸣;;编制网络版电子教材的体会[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英茹;王炜;张景仁;马民;;网络课程教育质量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晓江;祝西莹;韩伟;;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探析[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牟伯中;胡军;黑恩成;史济斌;叶汝强;;积极稳步推进物理化学双语教学[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英;;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以水为主题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朱莉萍;;课堂因分歧而绽放异彩[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刘卫红;;将“意外”化为“精彩”—生物课中人文教育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冯巍巍;;细节成就完美——从课堂细节中谈潜在音乐教学资源的利用[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范新会;陈利利;齐华;;以课群建设为主线创建优质教学资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单凤儒;;高职管理课程的改革与教学资源集成系统的建设[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卫平;刘慧莉;乐莉;;云南高职院校改革英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闫保文 闫永胜;“三网”资源 整合互补[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2 永安曹远中心小学 吴承红;用好教学资源 培养说话能力[N];三明日报;2008年

3 记者 关明 通讯员 李彦斌;35所院校敞开教学资源迎职工[N];工人日报;2011年

4 丘北县民族中学教师 王梅;应充分挖掘民族地区音乐教学资源[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5 特约通讯员 李光辉邋特约记者 唐金江;一个课堂代训五家友邻单位干部[N];解放军报;2008年

6 郑红福;开训先强“武教头”[N];解放军报;2010年

7 记者 张炜炜 实习生 卢勇刚;农村孩子可享优质教学资源[N];重庆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刘家义;省医护校“双万帮扶”活动出实招 二十二名彝家姑娘免费上护校[N];贵州日报;2008年

9 邓爱勇 李佩文;新余创业大学开学[N];江西日报;2009年

10 李爱媛;整合资源 建立机制[N];湄洲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锋;基于本体和Web服务的教学资源集成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田俊华;基于本体知识库的教学资源自动采集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熊艺;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周竹荣;基于语义的教学网格门户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李yN;数学教学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7 陆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陈云虹;军队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10 陈秀兰;交往中的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征宇;基于新课标的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现代化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罗永平;网络环境下传统医学视听教材的再开发[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赵银兰;基于蒙古族文化生活的中学物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4 白云;网络教学资源自适应组织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蓝章礼;基于不确定推理的学生兴趣与习惯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管佩磊;“物理专题研修”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开发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海燕;高校艺术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叶珊;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亚军;基于三网融合技术的高校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晓丽;移动学习支持的网络教育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33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33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4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