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政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地方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政策研究 出处:《教育研究》2012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政策 《教育规划纲要》 政策文本形式 政策内容规范
【摘要】:运用教育政策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全国各地教育规划纲要政策文本形式和政策内容规范进行分析后发现,地方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政策的基本特点为:各地全面遵循《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指引,在政策内容规范上与《教育规划纲要》保持高度一致;各地能结合本地区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在地方教育规划纲要的政策文本形式和政策内容规范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体现出地方的一些特色。地方教育规划纲要也表现出政策文本形式和内容规范雷同化、政策目标愿景化、政策措施较薄弱、政策内容规范有所缺失等不足。为此,需要继续提高地方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政策的创新性,注意健全地方教育规划纲要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科学的教育政策理论为指导,不断丰富和完善地方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政策内容和体系。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educational policy content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 of policy text and policy content standard of the outline of education planning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country.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 Planning Program" policy are as follows: all localities follow the guidelines of the spirit of the "Education Planning outline" in an all-round way and maintain a high degree of consistency with the "Education Planning outline" in terms of policy contents and norm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al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various localities have made innovations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form of policy texts and policy contents of the local education program outline. The outline of local education planning also shows that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policy texts are the same, the policy objectives are visionary, and the policy measures are weak.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loc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 Planning Program" policy innovation, pay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 relevant policies of local education planning outline. Further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take the scientific education policy theory as the guidance, enrich and perfect the policy content and system of the loc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outline of Education Planning.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委托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的专项课题“地方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政策研究”的主要成果。课题组主要成员有孙绵涛、康翠萍、祁型雨、杨克瑞、邓旭、吴云勇、王刚,以及部分研究生
【分类号】:G40-011.8
【正文快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各地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相继制定颁布了本地区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各地教育规划纲要或地方教育规划纲要)。本研究运用教育政策内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镜人;;战后影响西德教育政策的因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2 谈松华;当前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特征及教育政策的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1997年06期
3 曾天山;教育政策研究刍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李江源;教育政策失真原因的综合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0年05期
5 李海霞;国外多媒体计算机教育政策及措施[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5期
6 肖雪慧;从根本上检讨教育政策——反思1990年代的教育[J];中国改革;2004年12期
7 陈上仁;;教育制度与政策层面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定位[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吴德刚;;关于构建教育公平机制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9 罗豫元;;美国双语教育实施失败的因素分析[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年10期
10 罗豫元;;美国双语教育实施失败的因素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田静;施江滨;;美国教育政策中“农村”概念界定的应用与问题[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齐红深;;试析历代教育政策对满族教育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熊亚;;解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8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若亚;;《明代的卫学教育》出版[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10 张淇;李景勃;;西部大开发教育政策分析及其前景展望[A];加速发展 加快转型 推动跨越——科技要支撑贵州更快更好发展:贵州省决策科学研究会、贵州省科技情报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明熹;公平: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葛洪才;以公平理念审视教育政策[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贺春兰;关心现实问题、关怀弱势群体、关注制度创新[N];人民政协报;2003年
4 厉以宁;教育事业与资本市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袁振国;全面建设小康:教育政策选择的重点与难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葛丰交;《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课题通过专家鉴定[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朱四倍;择校考量政府教育政策[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林小英;教育政策“失效”了吗?[N];人民政协报;2004年
9 杨金溪;“最猛教育政策”能否影响全国[N];中国财经报;2007年
10 王柏玲 何连弟 姜澎;以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N];文汇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卉;跨文化语境下香港语文教育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马丽玲;教育政策与台湾1950-6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5年
5 许建美;教育政策与两党政治——英国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研究(1918—1979)[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全力;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学贵;我国农民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丹丹;教育资源积聚与政府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彭华安;独立学院政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蒋媛媛;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研究——价值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胡菡;我国“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价值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建军;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彭术连;建国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樊凌衡;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杨素明;煤炭行业对口单招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16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1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