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湖北某重点综合性大学新生心理压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22 23:09

  本文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 大学新生 应激 出处:《重庆医学》2012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湖北某重点综合性大学新生的心理压力现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教育部统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对4 896名2010级大学新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该校新生中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5个维度及总分标准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工类新生心理压力各维度及总分明显高于文史类(P0.01);农村学生社交、家庭压力高于小城镇、中小城市及大城市学生,农村及小城镇学生发展压力低于中小城市及大城市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的社交、家庭压力高于而发展压力低于非独生子女新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重点综合性大学新生心理压力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不同群体间存在一定差异,关注特殊群体,针对性地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stress status of freshmen in a key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in Hubei Province. Methods the psychological stress scale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compil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4 896 freshmen in 2010. The five dimensions and the standard score of the total score were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norm.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dimensions and total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of new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nd the social and family pressure of rural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tudents in small towns, middle and small cities and big cities. The development pressure of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and small town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and large citie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nd the social and family pressure of the only chil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only child stud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pressur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n-only child freshmen. 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freshmen in this important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is low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the overall mental health status is good,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groups, and special groups are concerned. The aim is to reduce their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promote their mental health.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精神科;武汉科技大学预防医学系;
【分类号】:B844.2;R3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梁宝勇,郝志红;《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2 王富荣,龚惠香;不同类别大学生心理压力比较与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10期

3 戴剑松;蒋丰;孙飙;王正伦;;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徐长江,钟晨音;浙江省大学生心理压力总体状况与来源的调查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璞;殷恒婵;林小群;;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2 伍妞;张小山;;当代大学生现实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地区3所高校为例[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3 杨娣;江立成;;“问题”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4 查月红,龙文祥;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3期

5 臧玲;;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2期

6 秦安兰,刘电芝;研究生困扰及应对策略的性别差异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4年04期

7 王雪莲,王绪朗;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概观[J];青年探索;2005年02期

8 穆奎;西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心理适应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何伟强,胡建梅,徐建华,孙孝花,张水玲,江帆;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Z1期

10 高力翔;张玉秀;孙飙;戴剑松;;大学生应激应对方式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狄敏;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宇红;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孙波;以“健商”理念为依托,,探求高校体育教学新思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柴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压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莉;师范大学生压力应对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玲玲;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新馨;心理应激与应对[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如良;中专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现状及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方芳;女大学生生活压力、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雪莲;城市国企失业人员心理压力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杨俊茹,张磊,陈雁飞,史晓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李明富,张辉才,宋平,魏中;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4 罗嘉文,周东斌,利俊荣,陈莹,黄明枫;大学生生活应激与自我监控状况调查[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魏永长,南克俊,周芙玲,马现仓,吴明霞,惠凌云,魏元龙,高成阁;焦虑和抑郁障碍对消化道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细胞免疫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6 肖琼;肖玮;;大学生心理适应过程的验证[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程葵;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分析及对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杨仲明;当代大学生高度紧张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9 杨江水;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缓解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0期

10 朱春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Z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艳玲;五点量表中极端用词对大学生的选择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钰轩;孙欲晓;;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调适[J];中国保健营养;2011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建华;李瑞珍;;森田疗法对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不良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肖园;王伟;王德芬;陈凤生;倪继红;董治亚;;中国部分人群GH1基因启动子近侧区域SNP与正常人平均身高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安静;孙启武;郭兰;黄悦勤;;抑郁情绪、希望特质和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本文编号:1525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525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2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