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对话教学——教学本质的回归

发布时间:2018-02-22 23:02

  本文关键词: 对话教学 教师 培养学生 教学本质 平等对话 教学评价 教学形态 对话意识 文本 师生关系 出处:《教学与管理》2012年2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对话教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1.对话教学的内涵对话教学能够体现对话理论和精神的教学形态,它建立在民主、平等、尊重以及信任关系基础上,突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情感、思想以及价值等多个方面的沟通与交流,还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针对教材
[Abstract]:First, the connotat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dialogue teaching 1. Dialogue teaching can embody the teaching form of dialogue theory and spirit, which is based on democracy, equality, respect and trust, and highligh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students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emotion, thought and value, as well as the teaching material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作者单位】: 吉林体育学院;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晓伟;;建构对话教学的伦理价值观[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高向斌;;“对话教学”八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3 张增田;;对话教学的目标设计[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李冲锋;;走向对话教学——对话教学基本问题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0期

5 沈小碚;郑苗苗;;论对话教学的时代特征[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吕星宇;;对话教学:为思维而教[J];教育学报;2008年03期

7 唐亚阳;黄艳;成黎明;;将对话教学引入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04期

8 郭鑫;;课堂对话教学——高职职业能力培养的新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2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太宇;徐丹丹;;浅谈独立学院实施有效对话教学的策略[J];当代经济;2010年11期

2 郑海芳;;对话教学中家长的角色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8期

3 隗金水;;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范娟;;“为迁移而教”的理论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张薇薇;;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8期

6 刘旭相;;对话教学研究文献综述[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13期

7 龙剑梅;;大学课堂教学的对话策略——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4期

8 杨晓峰;;当代教学伦理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2011年06期

9 高向斌;;“对话教学”八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10 张秀杰;;英语教学不可忽视输出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0年3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卫华;教学机智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邹琼;对话与理解[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光陆;对话教学之研究——解释学的视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米广春;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斌;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型对话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海荣;初中写作对话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邱美琴;对话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卫国;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漆永红;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肖清;中学地理课堂中的病态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江英;初中数学协商对话教学设计与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万秀珍;生成性教学的现实困境和实施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杨雪;基于对话精神的课堂评价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冬梅;蒙古族三年级学生汉语写话的困境与教学应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黎明;姚利民;;关于对话教学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2 方纲厚;浅论对话教学法的应用[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0年04期

3 朱德全,王梅;对话教学的模式与策略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王向华;师生对话关系新解[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5 肖正德;;我国对话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6 陈金平;;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J];黑龙江教育;2005年11期

7 李冲锋;对话教学的环境创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8期

8 徐洁;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9 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10 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昌萍;;试析对话教学的实现条件[J];内蒙古教育;2010年10期

2 宋艳华;;论对话教学的运用[J];石油教育;2007年03期

3 刘耀明;;从教学对话到对话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2期

4 郑海芳;;对话教学中家长的角色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8期

5 徐夫真;;论对话教学的三个基本原则[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7期

6 王水玉;;对话教学:赋予课堂生命的呼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4期

7 沈小碚;郑苗苗;;论对话教学的时代特征[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周荣秀;;对话教学在实践中的异变与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年05期

9 王丙琴;;对话教学的历史性探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赵文平;;对话教学实施的困境与建议[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颖;;对话教学心理机制分析及实际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3 李玉堂;;奏好课堂教学“三部曲”[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4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李文奎;;外国教育家论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能力的培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付巧英;;浅论任务型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7 彭涛;;抓信息技术课优势 推进素质教育[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黄琛;;餐饮教学中如何贯穿心理健康教育[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9 卞玉潮;;维护学生的尊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10 黄新健;;从“我不行”到“我能行”[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史爱军 刘宁;对话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N];济宁日报;2009年

2 汉滨初中 张静;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N];安康日报;2009年

3 杨建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尝试[N];甘肃日报;2004年

4 毛黎 刘恕;新西兰是怎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N];科技日报;2004年

5 商丘市第11中学 李永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N];商丘日报;2005年

6 吉林榆树师范学校 滕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N];中国体育报;2001年

7 张菁;教师为什么在“对话”中“失语”[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浠水县实验小学 程宝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N];黄冈日报;2006年

9 王媛;开学在即,非必需消费升温[N];哈尔滨日报;2008年

10 李亚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N];济宁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光陆;对话教学之研究——解释学的视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司成勇;从“学答”走向“学问”[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宝庆;对话教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月芬;走向对话的课堂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耀明;从教学对话到对话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洁;对话型课堂文化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8年

5 邱美琴;对话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夏永庚;论课程的生成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小叶;对话教学中知识获得基本方式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8 文丽霞;教师权威的重新审视和探析[D];苏州大学;2009年

9 胡玉花;保罗·弗莱雷的教师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自芳;论对话教学的基本观及其实现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25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525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2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